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黄耆六一汤

黄耆六一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黄耆六一汤

药方名称黄耆六一汤

别名黄耆汤(《普济方》卷二二九)。

处方黄耆(去芦,蜜炙)180克甘草30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补气生津。治诸虚不足,肢体劳倦,胸中烦悸,唇口干燥,面色萎黄,不能饮食;或先渴而欲发疮疖,或病痈疽后而渴者。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大枣1枚,煎至10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局方》卷五(宝庆新增方):黄耆六一汤

药方名称黄耆六一汤

别名黄耆汤、黄耆

处方黄耆(去芦,蜜炙)6两,甘草(炙)1两。

功能主治平补气血,安和脏腑。主气虚津伤,肢体劳倦,口常干渴,面色萎黄,不思饮食;或先渴而后生疮疖,或患痈疽之后而口渴;或卫虚自汗;或痔漏脓水不绝。

用法用量黄耆汤(《普济方》卷二二九)、黄耆饮(《证治要诀类方》卷二)。

摘录《局方》卷五(宝庆新增方)

外科正宗》卷三:黄耆六一汤

药方名称黄耆六一汤

处方黄耆(半生,半蜜水炒)6钱,甘草(半生,半炙)1钱5分,人参1钱。

功能主治流注溃后,脓水出多,口干作渴,烦躁不宁。

用法用量水2钟,煎8分,食远服。

摘录外科正宗》卷三

外科精要》卷下:黄耆六一汤

药方名称黄耆六一汤

处方黄耆6两(用淡盐水润,饭上蒸),粉草1两(半生半炙)。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渴补虚,免痈疽。主渴疾痈疽,溃后作渴。

用法用量每服2钱,侵晨、日午以白汤调下;不应,作大剂,水煎服。古人号黄耆羊肉,可见其能补也。

摘录外科精要》卷下

《直指》卷九:黄耆六一汤

药方名称黄耆六一汤

处方黄耆(炙)6钱,甘草(炙)1钱,白术3钱,白芍药3钱。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虚劳自汗。

用法用量每服2钱,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直指》卷九

《朱氏集验方》卷一:黄耆六一汤

药方名称黄耆六一汤

处方黄耆当归甘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风湿相搏,肌肉瞤动。

用法用量本方治上症,宜先服渗湿汤,次用是药。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一

猜你喜欢

  • 天柱丸

    药方名称天柱丸处方蛇含石1块(大者,煅七次,用醋淬七次)川郁金末(少许)制法上药共研极细,入少许麝香和匀,用米饭为丸,如龙眼大。功能主治治小儿项软,头不得正,或去前,或去后。用法用量每服1丸,荆芥汤化

  • 蛎粉散

    《医方类聚》卷二一○引《经验良方》:蛎粉散药方名称蛎粉散处方牡蛎(火煅成粉)。制法细研上药,用酽米醋搜成团,再煅过通红,候冷研细,却用酽米醋调艾叶末,熬成膏,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妇人月水不止

  • 加味紫菀汤

    药方名称加味紫菀汤处方紫菀(炒)1钱,阿胶(蛤粉炒成珠)1钱,知母1钱,贝母1钱,桔梗5分,生甘草5分,人参5分,茯苓5分,五味子12粒,牛蒡子5分,金银花5分。功能主治肺痿,久而气极,劳热自汗,皮毛

  • 温金散

    药方名称温金散处方甘草(生用)黄芩桑白皮防风(去叉)杏仁(去皮、尖)各30克(米泔浸一宿取出,握干,略炒)麦门冬7.5克(去心)茯神15克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清肺止咳。治积劳咳嗽,气喘胸闷,痰中有血

  • 黄金散

    《活幼心书》卷下:黄金散药方名称黄金散处方黄柏(去粗皮,用生蜜润透,烈日下晒干,再涂蜜晒,凡数十次为度)粉草各30克制法上药锉碎,焙,研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小儿口舌生疮,痘疮后目生翳膜。用法用量治口疮,

  • 降痈活命饮

    《外科医镜》:降痈活命饮药方名称降痈活命饮处方金银花1两,当归5钱,生黄耆3钱,甘草2钱(生),乳香1钱(去油),没药1钱(去油),白芷1钱,防风7分,山甲3片(炒),黄明胶5钱(即牛皮胶,用蛤粉拌炒

  • 杜仲爆羊腰

    药方名称杜仲爆羊腰处方杜仲15克五味子6克 羊腰500克 葱姜 料酒酱油 芡粉汁 素油各适量制法将杜仲、五味子加水适量煎煮40分钟,去渣,加热浓缩成稠液,备用;羊腰洗净,去筋膜臊腺,切成腰花,以芡粉汁

  • 蜂房散

    《直指》卷二十二:蜂房散药方名称蜂房散处方多孔露蜂房(炙黄)3分,穿山甲(炙焦)1分,龙骨1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久年漏疮,或暂愈复发,或移于别处。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露蜂房散”。摘录

  • 红枣膏

    药方名称红枣膏处方大红枣2个,乌梅1个,杏仁(去皮、尖)7粒。制法上药同捣为膏服。功能主治妊娠心痛。用法用量口服。摘录《叶氏女科》卷二

  • 蝉壳灰丸

    药方名称蝉壳灰丸处方蝉壳灰、淀花、蛇蜕皮灰、干蝎21枚(微炒),附子(去皮脐,生用)1分,朱砂(细研)1分,麝香(细研)1分。制法上为末,都研令匀,以熟水浸寒食蒸饼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小儿无辜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