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避瘟散

避瘟散

《中国药典》:避瘟散

药方名称避瘟散

处方檀香156g零陵香18g白芷42g香榧草180g姜黄18g玫瑰花42g甘松18g丁香42g木香36g麝香1.4g冰片138g朱砂662g薄荷脑138g

性状本品为朱红色的粉末;气香,味凉。

炮制以上十三味,除麝香冰片薄荷脑外,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其余檀香等九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将冰片薄荷脑同研至液化,另加入甘油276g,搅匀。将麝香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与冰片等液研合均匀,即得。

功能主治祛暑避秽,开窍止痛。用于夏季暑邪引起的头目眩晕,头痛鼻塞,恶心,呕吐,晕车晕船。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0.6g。外用适量,吸入鼻孔。

规格每盒装0.84g

贮藏密封,置阴凉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避瘟散

药方名称避瘟散

处方檀香1.3千克零陵香150克白芷350克香排草1.5千克姜黄150克玫瑰花350克甘松150克 公丁香350克木香300克

制法上药九味,共研为细粉,过罗。每600克细粉兑入麝香1.5克、甘油300克、冰片150克、朱砂粉720克、薄荷冰150克,再研细和匀收贮,勿令泄气。装盒重0.84克。

功能主治芳香辟秽,通窍止痛。主伤风头痛,鼻塞清涕,暑令受热,晕车晕船。

用法用量每服0.6克,凉开水送下;外用闻入鼻窍。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猜你喜欢

  • 黄芩泻白散

    《症因脉治》卷四:黄芩泻白散药方名称黄芩泻白散处方黄芩桑白皮地骨皮甘草功能主治泻肺热,利小便。治肺经有热,喘咳面肿,气逆胸满,小便不利。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症因脉治》卷四《症因脉治》卷一:黄芩泻白散

  • 黑红软膏

    药方名称黑红软膏处方黑豆油2钱,京红粉2钱,利马锥2钱,羊毛脂1两4钱,凡士林8两。功能主治软坚杀虫,润肤,脱厚皮,收敛止痒。主淀粉样变(松皮癣)、牛皮癣(白疮)、神经性皮炎(顽癣)等慢性肥厚性皮肤病

  • 地龙汤

    《辨证录》卷十:地龙汤药方名称地龙汤处方蚯蚓20条,葱40条。功能主治恣饮烧酒,大醉欲死,身体臭秽。用法用量同捣烂如泥,以井水2碗漉过,取汁1碗,灌入醉人口中。摘录《辨证录》卷十《伤寒温疫条辨》卷一:

  • 调滞汤

    药方名称调滞汤处方黄连、半夏、干姜、茯苓、白术、甘草、白芍。功能主治久痢腹痛不止。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证治宝鉴》卷八

  • 柏花丸

    药方名称柏花丸处方贝母4钱,川柏(蜜炙)1钱,百合2钱,款冬花2钱5分,冰片3分。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青豆大。功能主治肺热咳嗽。用法用量每服1丸。摘录《囊秘喉书》卷下

  • 萆分清饮

    药方名称萆分清饮处方川萆6克,黄柏1.5克,石菖蒲1.5克,茯苓3克,丹参4.5克,白术3克,莲子心2.1克,车前子4.5克。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分清泻浊。主湿热下注。(萆分清饮)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

  • 茴香楝实丸

    药方名称茴香楝实丸处方茴香(炒)1两,楝实(麸炒,去核)1两,石茱萸1两,马蔺花(醋炒)1两,陈皮1两,芫花半两(醋炒)。制法上为末,醋炒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小肠病结上而不下,痛冲心肺。小肠

  • 撩膈散

    药方名称撩膈散别名吐痰丸处方瓜丁28枚,赤小豆20枚,人参(去芦头)1分,甘草1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心上结痰,饮实寒冷,心闷;亦治诸黄。用法用量吐痰丸(《普济方》卷一六七)。摘录《千金》卷十八

  • 地黄散

    《备急千金要方》卷六:地黄散药方名称地黄散别名生地黄饮(《普济方》卷一八九)。处方生地黄240克蒲黄180克地骨皮150克黄芩(去黑心)芍药 生竹茹各150克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主血热妄行,口鼻出血

  • 蛤蚧保和丸

    药方名称蛤蚧保和丸处方蛤蚧1对(酥炙),熟地黄2两,鳖甲1两5钱,麦门冬2两,川贝1两,五味子1两,杏仁1两,人中白(煅)1两,款冬花1两5钱,真阿胶1两,紫菀1两5钱,朱砂、橘红1两。制法上为末,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