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海桐皮煎丸

海桐皮煎丸

药方名称海桐皮煎丸

处方桐皮半斤,牛膝半斤(去苗。上药并锉细。以水1斗,于大锅中煎至1升,用沙盆内烂研,绞取浓汁。即却于银锅中,渐渐入酒3升,煎为膏),附子2两(炮裂,去皮脐),川乌头1两(炮裂,去皮脐),虎胫骨4两(涂酥炙令黄),川大黄3两(锉碎,微炒),桃仁2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五加皮1两,赤芍药1两,肉桂1两(去皱皮),麻黄1两(去根节),当归1两,赤箭1两,地龙1两(微炒),木香1两,独活1两,没药1两,防风1两(去芦头),骨碎补1两,乳香1两,麒麟竭1两,干蝎1两(微炒),天南星1两(炮裂),麝香半两(研细)。

制法上为末,加麝香都研令匀,入前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毒走注,肢节疼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注意忌生油、毒鱼、滑物。

摘录《圣惠》卷二十一

猜你喜欢

  • 拔疔除根方

    药方名称拔疔除根方处方鲥鱼靥(用手刮下,不可见水,阴干,收贮)。功能主治疔疮。用法用量用时以银针拨开疔头,将1片贴上,以清凉膏药盖之,过1宿揭开其疔后连根拔出,用生肌散收功。摘录《梅氏验方新编》七集

  • 加减补中益气汤

    《温病条辨》卷二:加减补中益气汤药方名称加减补中益气汤处方人参6克黄耆6克 广皮3克 炙甘草3克 归身6克 炒白芍9克防风1.5克升麻0.9克功能主治补气升阳。治气虚下陷,门户不藏,下利不止。用法用量

  • 五泻汤

    药方名称五泻汤处方黄柏知母木通栀子生地黄甘草黑参桔梗黄芩防风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五脏虚火妄动,瞳人干缺。用法用量每服18~21克,水煎,食后服。热甚,加羚羊角、犀角、黄连。摘录《银海精微》卷上

  • 滇壶丹

    药方名称滇壶丹处方白僵蚕(略炒)3钱,全蝎1钱5分(酒洗,瓦焙),大黄(生用)5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霉疮。用法用量梦感滇人相授,治霉疮甚验。摘录《韩氏医通》卷下

  • 中和汤

    《鸡峰普济方》卷二十:中和汤药方名称中和汤处方白术120克 黄橘皮厚朴人参茯苓甘草各75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胁肋胀满,恶心呕逆,食欲不振。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入生姜3片,煎至100

  • 活血疏风方

    药方名称活血疏风方处方当归12克,丹参12克,赤芍9克,红花9克,荆芥9克,威灵仙9克,白蒺藜9克,苦参9克。功能主治活血疏风,除湿止痒。主血虚风燥。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朱仁康临

  • 当归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二:当归汤药方名称当归汤处方当归干姜芍药阿胶各6克黄芩9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主衄血,吐血。用法用量以水9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二次服。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二《备急千金

  • 冲和仙膏

    药方名称冲和仙膏别名黄云膏(《仙传外科集验方》)、仙膏(《仙传外科集验方》)、阴阳散(《外科枢要》卷四)。处方川紫荆皮150克(炒。又名红肉,又曰内消)独活90克(炒,不用节)赤芍药60克(炒)白芷3

  • 加味苓桂术甘丸

    药方名称加味苓桂术甘丸处方生于术(米泔浸)3两,浙茯苓3两,鹿脊骨(用麻黄4钱煎汤炙)3两,桂枝木8钱,竹沥半夏2两,杏仁霜两半,北细辛3钱,炙甘草6钱。制法水泛为丸。功能主治哮喘时止时发,上气郁闷,

  • 海藻连翘汤

    药方名称海藻连翘汤处方白茯苓、陈皮(去白)、连翘、半夏(姜制)、黄芩(酒拌炒)、黄连(酒炒)、南星(姜制)、牛蒡子(炒)、柴胡、三棱(酒炒)、莪荗(酒炒)、僵蚕(抄去丝)、昆布、海藻、羌活、防风、桔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