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椒附汤

椒附汤

《百一》卷六:椒附汤

药方名称椒附汤

处方川椒(去目)、干姜(生用)、附子(去皮脐,生用)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骤然腹痛注下,或滑肠频并,多有冷沫。

用法用量本方改为丸剂,名“椒附丸”(见《魏氏家藏方》)。

摘录《百一》卷六

圣济总录》卷一六二:椒附汤

药方名称椒附汤

处方蜀椒(去目并闭口者,炒出汗)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防风(去叉)1两,桂(去粗皮)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甘草(炙,锉)1两,麻黄(去节,煎去沫,焙)1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1两,石膏(碎)1两,人参1两半,芍药1两半,当归(切,焙)2两,芎?2两,干姜(炮)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产后中风,手足偏枯,筋脉驰缓,疼痛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入生姜3片,枣1枚(擘),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二

圣济总录》卷九十四:椒附汤

药方名称椒附汤

处方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出汗)200粒,附子(炮裂,去皮脐)1枚,粳米半盏,干姜(炮)半两,半夏(汤洗7遍去滑,切)12枚,甘草(炙,锉)1两。

功能主治寒疝。心腹痛不可忍,汗出闷绝。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入生姜半分(切),枣2枚(擘破),煎至1盏,去滓,空心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四

猜你喜欢

  • 鳔蜡丸

    药方名称鳔蜡丸处方鳔。制法上药烧灰存性,熔黄蜡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诸风。用法用量每服10丸,温酒送下。摘录《医方类聚》卷二十四引《烟霞圣效方》

  • 化凝汤

    药方名称化凝汤处方当归5钱,黄耆1两,肉桂5分,茯苓5钱,柴胡1钱,甘草1钱,羌活1钱,半夏1钱。功能主治气血亏损,凝滞不通,遍身骨痛。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三

  • 海浮石滑石散

    药方名称海浮石滑石散处方海浮石4钱,飞滑石4钱,杏仁4钱,薄荷2钱。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小儿天哮,一切风湿燥热,咳嗽痰喘。亦治大人。用法用量每服2钱,用百部煎汤调下。摘录《医学从众录》卷二

  • 和胃散

    药方名称和胃散处方御米壳(去蒂,蜜浴炒)3两,南青皮(去白)1两,车前子(炒)1两,甘草(生)1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冷热不调,泻痢脓血,腹痛后重,水谷不化。用法用量每服2钱,煎橘皮蜜汤调下。摘录

  • 蓖麻饮

    药方名称蓖麻饮处方蓖麻子20枚(成熟者,去皮)。制法上细研。功能主治利小便。主大腹水肿。用法用量以水半盏,调匀,1服令尽,至日中当吐下水汁,若水不尽,3日后更服30枚,犹未尽者,更作。愈后节饮及减食,

  • 二根汤

    《外科启玄》卷十二:二根汤药方名称二根汤处方韭菜根、山楂根。功能主治痔疮。用法用量煎汤熏洗。摘录《外科启玄》卷十二《幼幼新书》卷三十五引张涣方:二根汤药方名称二根汤处方桑白根皮、李子根各等分。制法上锉

  • 甲亢2号

    药方名称甲亢2号处方夏枯草15g,旱莲草15g,紫丹参15g,怀山药15g,煅龙骨30g,煅牡蛎30g。功能主治益气养阴,软坚散结。主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用法用量上药为1日量,依法制成冲服剂,或制片,或

  • 补益阿胶丸

    《圣惠》卷八十:补益阿胶丸药方名称补益阿胶丸处方阿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熟干地黄1两,牛膝1两半(去苗,烧灰),黄耆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白术半两,柏子仁1两,芎?3分,赤石脂2两,艾叶3分(

  • 消瘰膏

    药方名称消瘰膏处方生半夏30克 生山甲9克 生甘草3克 生马钱子12克(剪碎)皂角9克 朱血竭6克制法用香油煎枯去滓,加黄丹收膏,火候到时,将血竭研细搀膏中,熔化和匀,随疮大小摊作膏药。功能主治化痰散

  • 参耆槐角汤

    药方名称参耆槐角汤处方人参1钱5分,黄耆1钱5分,生地黄1钱,川芎1钱,当归1钱2分,升麻1钱,条芩1钱(炒),枳壳1钱(炒),黄连1钱(炒),槐角1钱。制法上锉1剂。功能主治凉血。主痔疮。用法用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