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来复汤

来复汤

辨证录》卷九:来复汤

药方名称来复汤

处方人参3钱,茯苓3钱,白术3钱,天花粉3钱,远志1钱,甘草1钱,黄连3分,麦冬1两,陈皮3分,苏叶1钱5分。

功能主治补肺气,兼补胃土,于胃中散邪。主昼夜诵读不辍,眠思梦想,劳瘁不自知,饥饿不自觉,内伤于肺,遂至感入风邪,咳嗽身热。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九

《衷中参西》上册:来复汤

药方名称来复汤

处方萸肉(去净核)2两,生龙骨(捣细)1两,生牡蛎(捣细)1两,生杭芍6钱,野台参4钱,甘草(蜜炙)2钱。

功能主治寒温外感诸证,大病愈后不能自复,寒热往来,虚汗淋漓;或但热不寒,汗出而热解,须臾又热又汗,目睛上窜,势危欲脱,或喘逆,或怔忡,或气虚不足以息。

临床应用1.痰喘:赵臾,年六十三岁,子仲冬得寒证,痰喘甚剧。其脉浮而弱,不任循按,问其平素,言有劳病,冬日恒发喘嗽。再三筹思,强治以小青龙汤去麻黄,加杏仁、生石膏,为其脉弱,俾预购补药数种备用。服药后,喘息稍愈,再诊其脉微弱益甚,遂急用净萸弱一两,生龙骨、生牡蛎各六钱,野台参四钱,生杭芍三钱为方,皆所素购也。煎汤甫成,此时病人呼吸俱微,自觉气息不续,急将药饮下,气息遂得接续。

2.元气暴脱:李某某,年五旬,骤然眩晕不起,周身颤动,头上汗出,言语错乱,自言心怔忡不能支持,其脉上盛下虚,急投以净萸肉一两半,生龙骨、生牡蛎、野台参、生赭石各五钱,一剂即愈。继将萸肉改用一两,加生山药八钱,连服数剂,脉亦复常。

摘录《衷中参西》上册

猜你喜欢

  • 解毒药散

    药方名称解毒药散处方荠苨1分,蓝(并花)2分。制法上7月7日取蓝,阴干,为末。功能主治解百药毒。主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水和服,1日3次。摘录《千金》卷二十四

  • 清风导赤汤

    药方名称清风导赤汤处方生地 赤茯苓各3克牛蒡子(炒,研)白鲜皮金银花南薄荷叶木通各2.4克黄连(酒炒)生甘草各0.9克 灯心165厘米功能主治消风祛湿,清心利水。治婴儿由于胎中血热,出生后复感风邪,致

  • 参黄汤

    《顾氏医径》卷五:参黄汤药方名称参黄汤处方人参、大黄、甘草、青皮。功能主治小儿积痢侵久,或愈而复发。摘录《顾氏医径》卷五《感证辑要》卷四:参黄汤药方名称参黄汤处方别直参1钱半,生锦纹1钱半。功能主治气

  • 黄花菜

    药方名称黄花菜处方鲜黄花菜50克(干品20克)食盐适量制法将黄花菜加水适量煎煮,食盐调味。功能主治清热,消肿,利尿养血平肝。适用于流行性腮腺炎。用法用量吃菜喝汤,每日1次。摘录《民间方》

  • 固神丸

    药方名称固神丸处方白术6两(炒),枳实(去瓤,麸炒)3两,川芎3两,当归3两,陈皮8两,甘草(炙)1两,麦芽(炒)1两,人参1两,白茯苓(去皮)8两,山楂(去核)8两,干葛8两,神曲(炒)2两,木香1

  • 坤元是保丹

    药方名称坤元是保丹处方飞青黛5钱,伏龙肝2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孕妇伤寒将欲堕胎。用法用量用井底泥调匀,涂脐上当孕处2寸许,干则再涂。注意此丹只可施于伤寒,极热之症不可概施也。摘录《肯堂医论》卷下

  • 柴胡当归汤

    《杏苑》卷八:柴胡当归汤药方名称柴胡当归汤处方柴胡2钱5分,黄芩1钱5分,半夏1钱5分,人参1钱5分,甘草5分,生姜5片,枣子2枚,生地黄1钱。功能主治茎上湿痒作疮,及注干疮。用法用量上(口父)咀。用

  • 浮萍黄芩汤

    药方名称浮萍黄芩汤别名浮萍黄芩煎处方浮萍3钱,黄芩1钱,杏仁2钱(泡,去皮尖),甘草2钱(炙),生姜3钱,大枣2枚。功能主治温疫身痛脉紧,烦躁无汗。用法用量浮萍黄芩煎(《松峰说疫》卷二)。摘录《治疫全

  • 回光丸

    药方名称回光丸处方九里光花、菊花(2件蒸)、黄连、黄柏、当归、玄参、苦参。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青黛为衣。功能主治眼赤肿涩疼痛。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后茶清送下。摘录《医方类聚》卷六十九引

  • 丁香匀气丸

    药方名称丁香匀气丸别名丁香丸处方丁香1分,木香1分,沉香(锉)1分,肉豆蔻(去壳)1分,桂(去粗皮)1分,京三棱(煨,先捣取末)1分,当归(洗,切,焙)1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分,槟榔(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