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夺命抽刀散

夺命抽刀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夺命抽刀散

药方名称夺命抽刀散

处方干姜(入巴豆半两.同炒至黑色.即去巴豆)、良姜(入斑蝥一百个同炒.即去斑蝥),各二十两。糯米(炒)二十五两,石菖蒲(不见火)二十二两。

炮制上制净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男子、妇人,脾胃积冷,中焦不和,心下虚痞,腹中疼痛,胸胁逆满,噎塞不通,呕吐冷痰,饮食不下,噫气吞酸,口苦无味,不思饮食,妇人久患血气刺痛,不可忍者。

常服醒脾胃,进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用盐少许,沸汤点,不拘时。

此药大解酒毒,空心食前服,或温酒调尤佳。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夺命抽刀散

药方名称夺命抽刀散

处方干姜(锉,入巴豆15克,同炒至黑色,去巴豆)良姜(入斑蝥100个同炒,去斑蝥)各600克石菖蒲660克(不见火)糯米750克(炒)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主脾胃积冷,中焦不和,心下虚痞,腹中疼痛,呕吐冷痰,噫气吞酸,口苦无味,不思饮食,妇人久患血气,心腹刺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盐少许,空腹时用沸汤点服,或温酒调服,不拘时候。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局方》卷三(宝庆新增方):夺命抽刀散

药方名称夺命抽刀散

处方干姜(锉,入巴豆半两,同炒至黑色,即去巴豆)20两,良姜(入斑蝥100个同炒,即去斑蝥)20两,糯米(炒)25两,石菖蒲(不见火)22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醒脾胃,进饮食,解酒毒。主男子、妇人脾胃积冷,中焦不和,心下虚痞,腹中疼痛,胸胁逆满,噎塞不通,呕吐冷痰,饮食不下,噫气吞酸,口苦无味,不思饮食,妇人久患血气刺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医统》引作"抽刀散"。

摘录《局方》卷三(宝庆新增方)

猜你喜欢

  • 加减当归地榆散

    药方名称加减当归地榆散处方御米壳(蜜炒)2两,当归(焙)1两,地榆半两,黄连(拣净)半两,芍药半两,甘草(炒)半两。功能主治冷热不调,气毒恶毒,湿热肠垢,毒痢休息,膏痢腥秽,干呕不食,肌热,小便涩。用

  • 固脬丸

    《鸡峰普济方》卷十:固脬丸药方名称固脬丸别名固脬丹(《鸡峰普济方》卷十八)。处方益智仁75克石菖蒲30克 白龙骨23克川乌头30克(生,去皮、脐,锉,用牡蛎粉30克炒)制法上药为细末,酒煮面糊和丸,如

  • 利胎散

    药方名称利胎散处方大腹子1两半,冬葵子3两,赤苓1两半,赤芍药1两半,榆白皮3两,黄芩1两半,飞滑石3两,瞿麦3两,当归3两,粉草1两半。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胎死未足月,脐腹(??)痛,小腹重坠,脉数

  • 加味透肌汤

    药方名称加味透肌汤处方防风、干葛、当归、薄荷、山楂肉、枳壳、柴胡、陈皮、甘草、川贝母、煅石膏。功能主治小儿疟疾,因暑热盛,作渴作烦,汗不透者。用法用量生姜1片为引。摘录《幼科直言》卷四

  • 露桑散

    药方名称露桑散处方桑叶(带露者探,晒炙炒)。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多汗、盗汗。用法用量每服3钱,米饮调下。摘录《医级》卷八

  • 保婴百中膏

    药方名称保婴百中膏处方沥青2斤半,威灵仙1两,蓖麻子120枚(去壳,研),黄蜡2两,乳香1两(另研),没药1两(另研),真麻油(夏)2两(春秋3两,冬4两),木鳖子(去壳)28斤(切碎,研)。制法上先

  • 加减黄连阿胶汤

    药方名称加减黄连阿胶汤处方黄连9克阿胶9克黄芩6克 炒生地12克 生白芍15克 炙甘草4.5克功能主治清热救阴。治春温内陷下痢,热多湿少,阴液受伤者。用法用量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温服。

  • 山虎汤

    药方名称山虎汤处方蛤蚧尾1对(酒洗)生地12克(切片,蛤粉炒)沉香1.5克 破故纸4.5克(合桃肉拌炒)人参6克沙参12克茯苓6克山药9克 贝母6克杏仁9克麦冬4.5克功能主治治肾经之咳,或呛或喘,痰

  • 九炁丹

    药方名称九炁丹处方熟地24O克 制附子120克 肉豆蔻(面炒)60克 焦姜吴茱萸补骨脂(酒炒)荜茇(炒)五味子(炒)各60克 粉甘草(炒)30克制法上药为细末,炼自空为丸,或山药糊丸,如梧桐子大。功能

  • 大金牙散

    《圣济总录》卷九十三:大金牙散药方名称大金牙散处方金牙3分,曾青(研,飞)3分,雄黄(研)3分,大黄(锉,炒)3分,丹砂(研,飞)3分,牛黄(研)3分,凝水石(煅,研)3分,野葛皮3分,龙骨3分,朴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