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地黄鹿茸丸

地黄鹿茸丸

《鸡峰》卷十八:地黄鹿茸丸

药方名称地黄鹿茸丸

处方地黄1两,赤芍药1两,当归1两,赤茯苓1两,桃胶1两,鹿茸半两,血余4两。

制法上为细末、白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淋。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食前温酒或灯草汤送下。

摘录《鸡峰》卷十八

《魏氏家藏方》卷十:地黄鹿茸丸

药方名称地黄鹿茸丸

处方鹿茸([火监]去毛,酥炙)3两,续断(洗,干炒)3两,山药3两,白艾(醋炒)2两,五味子(去枝)2两,白薇2两,卷柏2两,阿胶(锉,蛤粉炒成珠)2两,黄耆(蜜炙)2两,泽兰2两,厚朴(去粗皮,姜制,炙)2两,熟干地黄6两(酒浸),肉苁蓉4两(酒浸,去土)。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虚调经。主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食前盐汤送下。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十

猜你喜欢

  • 黑龙丹

    《三因》卷十八:黑龙丹药方名称黑龙丹别名琥珀黑龙丹、黑龙丸、神应黑龙丸处方当归1两,五灵脂1两,川芎1两,高良姜1两,干地黄(生者)1两(上锉细,入一椽头沙盒内,赤石脂泥缝纸筋,盐泥固济,封合,炭火1

  • 补虚丸

    《丹溪心法》卷三:补虚丸药方名称补虚丸处方人参、白术、山药、枸杞、琐阳。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功能主治补损。主用法用量口服。摘录《丹溪心法》卷三《博济》卷四:补虚丸药方名称补虚丸处方新罗白附子1两(汤

  • 淋洗大黄汤

    药方名称淋洗大黄汤别名大黄汤处方川大黄1两,黄连1两(去须),黄芩1两,泽兰1两,白矾1两(研),石南1两,戎盐1分(研),蛇床子3分。制法上锉细和匀。功能主治小儿恶疮。用法用量大黄汤(《圣济总录》卷

  • 加味透肌汤

    药方名称加味透肌汤处方防风、干葛、当归、薄荷、山楂肉、枳壳、柴胡、陈皮、甘草、川贝母、煅石膏。功能主治小儿疟疾,因暑热盛,作渴作烦,汗不透者。用法用量生姜1片为引。摘录《幼科直言》卷四

  • 竹叶膏

    药方名称竹叶膏处方生竹叶(去梗净)500克生姜120克 净白盐180克制法先将竹叶熬成浓汁,再将生姜捣汁,同熬沥净,加入盐同熬干,贮于有盖瓷器中。功能主治治牙痛。用法用量用时擦牙。摘录《青囊秘传》

  • 八宝玉枢丹

    药方名称八宝玉枢丹处方山茨菰(俗名金灯笼。花似灯笼,色白,上有黑点,结子三棱;二月开花,三月结子,四月初苗枯即挖,迟则苗烂难寿。极类有毒老鸦蒜,但蒜无毛,茨菰有毛包裹结瓣。去皮洗极净,焙)2两,川文蛤

  • 化虫消疳散

    药方名称化虫消疳散处方川椒4分,乌梅2粒,使君肉4粒,槟榔1钱,川楝肉6分,川连3分,吴萸5钱,水红子1钱半,银胡1钱,煅铅粉3分(用红枣去核,铅粉裹枣肉煨3时,去枣炭)。功能主治小儿过食生冷,久泻脾

  • 柴苓汤

    《景岳全书》卷五十四:柴苓汤药方名称柴苓汤处方白术茯苓泽泻柴胡猪苓黄芩功能主治解表清热,健脾利湿。主身热,烦渴,泄泻。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四《扶寿精方》:柴苓汤药方名称柴苓汤处方柴胡

  • 附子涂脚方

    药方名称附子涂脚方处方附子1枚(生,为末)。功能主治口疮。用法用量上以姜汁和匀,摊脚心。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七

  • 黄耆地骨皮散

    药方名称黄耆地骨皮散处方黄耆1钱2分,地骨皮8分,柴胡8分,赤芍药8分,生地黄8分,麦门冬8分,当归8分,赤茯苓8分,黄芩8分,人参1钱,甘草(炙)5分。功能主治劳热羸瘦,四肢烦疼,心躁口干,不欲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