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育阴润燥饮

加味育阴润燥饮

王渭川方:加味育阴润燥饮

药方名称加味育阴润燥饮

处方鲜生地60克,旱莲草24克,板蓝根24克,黄甘菊9克,川贝9克,大青叶9克,枸杞12克,石斛12克,琥珀末6克。

功能主治育阴,清火,润燥。主暑湿伏火,伤阴化燥。(舌体干燥症)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王渭川方

《千家妙方》卷下引王渭川方:加味育阴润燥饮

药方名称加味育阴润燥饮

处方鲜生地60g,旱莲草24g,女贞子24g,红藤24g,蒲公英24g,板蓝根24g,黄甘菊9g,川贝9g,大青叶9g,枸杞12g,石斛12g,琥珀末6g。

功能主治育阴、清火、润燥。主暑湿伏火,伤阴化燥而致舌体干裂。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

临床应用舌体干裂症徐某,女,60岁。患者中气素虚,常见齿龈干燥出血。因夏季受暑,至秋燥来临,即口苦咽干,舌面干裂,吞咽困难,神志不宁,左脉虚涩,右脉弦数,舌质深红,光亮无苔。证系暑湿伏火,伤阴化燥。治以育阴、清火、润燥。投以加味育阴润燥饮,同时配用青黛6g、黄柏6g,两牛黄0.3g,琥珀末1.5g,共为细粉,香油调和,涂搽舌体。服药4剂后,舌质转淡,裂痕渐浅,能进稀粥。仍觉咽干喉痛,原方加减,又进4剂而愈。

摘录《千家妙方》卷下引王渭川方

猜你喜欢

  • 补筋丸

    《医宗金鉴》卷七十三:补筋丸药方名称补筋丸处方五加皮蛇床子好沉香丁香川牛膝白云苓 白莲蕊肉苁蓉菟丝子当归(酒洗)熟地黄牡丹皮宣木瓜各30克 怀山药24克人参广木香各9克制法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 顺气活血汤

    药方名称顺气活血汤处方苏梗3克。厚朴3克枳壳3克砂仁1.5克 归尾6克红花1.5克木香1.2克 炒赤芍3克桃仁9克苏木末6克香附3克功能主治行气活血,祛瘀止痛。治胸腹挫伤,气滞血瘀,胀满作痛。用法用量

  • 参耆完胞汤

    药方名称参耆完胞汤处方人参、白术、绵耆、当归、川芎、红花、益母草、白及、猪胞1个。功能主治益气生肌,和血固脬。主胞脬受伤,淋漓不止。摘录《顾氏医径》卷四

  • 催生神效七圣散

    药方名称催生神效七圣散别名七圣散、七宝散处方延胡索、没药、白矾、白芷、姜黄、当归、桂心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催生。主用法用量七圣散(《普济方》卷三五六)、七宝散(《济阴纲目》卷十)。注意临产腰

  • 十滴水软胶囊

    药方名称十滴水软胶囊处方樟脑62.5g干姜62.5g大黄50g 小茴香25g肉桂25g辣椒12.5g桉油31.25ml性状本品为棕色的软胶囊,内容物为含有少量悬浮固体浸膏的黄色油状液体;气芳香,味辛辣

  • 大蒜膏

    《中国医学大辞典》:大蒜膏药方名称大蒜膏处方独头蒜数颗。制法捣烂,麻油拌和。功能主治消毒止痛。主恶疮肿痛不眠。用法用量厚敷疮上,干又换敷。摘录《中国医学大辞典》《汉药神效方》:大蒜膏药方名称大蒜膏处方

  • 避秽丹

    《普济方》卷四○三:避秽丹药方名称避秽丹别名避瘟丹处方苍术、北细辛、甘松、川芎、乳香、降香。制法上为末,水为丸。功能主治熏解秽恶。主痘疹。用法用量避瘟丹(《仙拈集》卷一)。摘录《普济方》卷四○三《种痘

  • 秦艽散

    《太平圣惠方》卷十:秦艽散药方名称秦艽散处方秦艽30克(去苗)柴胡30克(去苗)枳壳22克(麸炒微黄,去瓤)桑根白皮22克(锉)麦门冬30克(去心)葛根22克(锉)制法上药捣为粗末。功能主治治伤寒汗后

  • 救正汤

    药方名称救正汤处方人参1两,黄耆1两,白术2两,炙甘草1钱,当归5钱,半夏3钱。功能主治补正气,消痰气。主哀哭过伤,病后成疟,阴阳两亏,困倦甚疲。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八

  • 枳术汤

    《金匮要略》卷中:枳术汤药方名称枳术汤别名枳实汤(《产育宝庆集》卷上)、白术汤(《证治准绳·女科》)。处方枳实7枚白术30克功能主治治水饮内停,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用法用量以水500毫升,煮取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