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理中地黄汤

加味理中地黄汤

《福幼编》:加味理中地黄汤

药方名称加味理中地黄汤

处方熟地15克当归6克 萸肉3克 枸杞6克白术9克炮姜3克党参6克 炙甘草3克 枣仁6克(炒,研)肉桂3克 故纸6克 炙耆6克生姜3片 红枣3枚 核桃肉2个

功能主治助气补血,回阳救逆。治小儿慢惊,气血极虚,神衰体弱至极者。

用法用量用灶心土60克,煮水煎药,取浓汁200毫升,另加附子1.5克,煎水搀入。谅儿大小,分数次灌人。

如咳嗽不止者,加粟壳3克、金樱子3克;如大热不退,加白芍3克;泄泻不止者,加丁香1.5克。

摘录《福幼编》

《吉人集验方》:加味理中地黄汤

药方名称加味理中地黄汤

处方大熟地5钱,当归3钱(如3-4剂后,泄泻未止者,去当归),萸肉1钱6分,炙甘草1钱,枸杞3钱,炒枣仁2钱,肉桂1钱,五味子1钱,破故纸2钱,生姜3片,红枣3枚,胡桃1个(打碎为引)。

功能主治助气补血。主小儿精神亏,气血坏,狼狈瘦弱。

用法用量用灶心土1两煮水,澄清煎药,取浓汁大半茶杯,另用附子3分,另煎水和入,量儿大小,分数次灌之。

如有咳嗽,加粟壳1钱,金樱子1钱;如大热不退,加白芍1钱;泄泻不止,加丁香6分,只服1剂,即去附子,止用丁香7粒,隔2-3日,再用附子1-2分。

摘录《吉人集验方》

《福幼篇》:加味理中地黄汤

药方名称加味理中地黄汤

处方熟地5钱,当归3钱,萸肉1钱,枸杞2钱,白术3钱,炮姜1钱,党参2钱,炙草1钱,枣仁2钱(炒,研),肉桂1钱,破故纸2钱,炙耆2钱。

功能主治助气补血,却病回阳。主小儿精神已亏,气血大坏,形状狼狈,瘦弱至极者。

用法用量生姜3片。红枣3枚、胡桃2个为引,用灶心土2两煮水煎药,取浓汁1茶杯,另加附子5分或2-3分,煎水掺入,量儿大小,分数次灌之。

咳嗽不止者,加粟壳1钱,金樱子2钱;如大热不退,加白芍1钱;泄泻不止。加丁香5分,只服1剂,即去附子,只用丁香7粒,隔2-3日,再用附子1-2分。

摘录《福幼篇》

猜你喜欢

  • 升阳补胃汤

    药方名称升阳补胃汤处方黄耆人参甘草当归白术升麻柴胡桂枝芍药羌活防风葛根独活生地黄牡丹皮功能主治治湿热侵入阳明、少阳,肠澼下血,血出如箭。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学入门》卷四

  • 清涎散

    药方名称清涎散处方月石30克玄明粉9克 大梅片0.9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牙痛。用法用量搽患处。摘录《外科传薪集》

  • 白及锭

    药方名称白及锭处方生南星3两,生半夏3两,海藻1两,昆布1两,冰片2钱,麝香2钱,红花2两,牡蛎2两,青盐6钱(共生研末)。制法白及半斤,切片,熬膏,和药为锭,听用。功能主治瘰疬。摘录《理瀹》

  • 缓唇汤

    药方名称缓唇汤处方紫地丁1两,金银花8钱,桔梗3钱,生甘草3钱,白果肉20枚,知母3钱。功能主治疔发于唇。用法用量水煎服。已溃者,加当归。摘录《治疔汇要》卷下

  • 通督活血汤

    药方名称通督活血汤处方黄芪18克,当归9克,丹参18克,杜仲9克,没药9克,地龙9克,苏木9克,泽兰叶9克,狗脊12克,鹿角片18克。功能主治通督活血,益精填髓。主肝肾亏损,瘀阻督脉。(退行性腰椎管狭

  • 参桂理中丸

    药方名称参桂理中丸处方人参1两,白术3两,川附子2两,干姜3两,炙草1两,肉桂1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3钱重,朱砂为衣,蜡皮封固。功能主治受寒腹痛。用法用量每服3钱。注意孕妇忌服。摘录《全国中药

  • 参耆补肺汤

    药方名称参耆补肺汤处方人参黄誊白术茯苓陈皮当归山茱萸山药五味子麦门冬甘草各1.5克 熟地4.5克牡丹皮3克功能主治主肺痈。肾水不足,虚火上炎,咳吐脓血,发热作渴,小便不调。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大枣,水

  • 蜂蜜萝卜汁

    药方名称蜂蜜萝卜汁处方白皮大萝卜1个蜂蜜100克制法将萝卜洗净掏空中心,放入蜂蜜,置大碗内,加水蒸煮。功能主治润肺、止咳、化痰。适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用法用量每日2次,随量服。摘录《民间方》

  • 和气人参汤

    药方名称和气人参汤处方人参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半两,甘草(炙)半两,肉豆蔻(去壳)半两,陈橘皮(去白,麸炒)半两,茴香子(炒)半两,木香半两,白术半两,桂(去粗皮)半两

  • 栝楼根汤

    《症因脉治》卷二:栝楼根汤药方名称栝楼根汤处方天花粉麦冬知母石膏甘草功能主治治燥火喘逆,口渴身热,二便赤涩,面赤唇焦,吐痰难出,脉数大,或见滑数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症因脉治》卷二方出《圣惠》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