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四七汤

加味四七汤

仁斋直指》卷十一:加味四七汤

药方名称加味四七汤

处方半夏(制)75克 白茯苓厚朴(制)各45克茯神紫苏叶各30克远志(姜汁蘸湿,取肉,焙)甘草(炙)各15克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行气解郁,化痰安神。治心气郁滞,痰涎凝结,致生惊悸。

用法用量每服12克,加生姜7片、石菖蒲半寸、大枣2枚,水煎服。

摘录仁斋直指》卷十一

万病回春》卷五:加味四七汤

药方名称加味四七汤

处方茯苓(去皮)川厚朴(去皮,姜炒)苏梗半夏(姜汁炒)广橘红青皮枳实砂仁南星(姜汁炒)神曲(炒)各3克白豆槟榔益智仁各1.5克

制法上锉一剂。

功能主治行气化痰。治气郁生痰,如有梅核,或如破絮,在咽喉之间,咯不出,咽不下,或中脘痞满,气不舒快,或痰涎壅盛,上气喘急;或因痰饮,恶心呕吐者。

用法用量生姜5片,水煎,临卧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五

《中医妇科治疗学》:加味四七汤

药方名称加味四七汤

处方紫苏叶6克厚朴9克茯苓12克半夏9克白芷木香各6克 建菖蒲2.1克

功能主治疏郁化痰。治白带稠粘,中脘痞闷,平日痰多,或有气喘,呕逆恶心。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中医妇科治疗学》

《直指》卷十一:加味四七汤

药方名称加味四七汤

处方半夏(制)2两半,白茯苓1两半,厚朴(制)1两半,茯神1两,紫苏叶1两,远志(姜汁蘸湿,取肉,焙)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豁痰散惊。主心气郁滞,心悸痛,劳役则头面赤而下重,自烦发热,脉弦,脐上跳。

用法用量每服4钱,加生姜7片,石菖蒲半寸,大枣2枚,水煎服。

摘录《直指》卷十一

《得效》卷四:加味四七汤

药方名称加味四七汤

处方桂枝1两,白芍药1两,半夏(洗)1两,白茯苓半两,厚朴(去粗皮,姜汁炒)半两,枳壳(1方加明乳香、玄胡索各半两)。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寒邪客搏心痛。

用法用量每服4钱,加生姜7片,大枣2枚,水煎,食前服。

摘录《得效》卷四

《疮疡经验全书》卷九:加味四七汤

药方名称加味四七汤

处方紫苏叶5钱,白茯苓5钱,半夏(姜汁浸,炒)3钱,桑皮3钱,木香2钱,枳实3钱,厚朴3钱甘草2钱。

功能主治疮疡喘嗽多痰。

用法用量分4服。加生姜7片,水煎服。

摘录《疮疡经验全书》卷九

《回春》卷五:加味四七汤

药方名称加味四七汤

处方茯苓(去皮)1钱,川厚朴(去皮,姜炒)1钱,苏梗1钱,半夏(姜汁炒)1钱,广橘红1钱,青皮1钱,枳实1钱,砂仁1钱,南星(姜汁炒)1钱,神曲(炒)1钱,白豆蔻5分,槟榔5分,益智仁5分。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七情之气结成痰气,状如梅核,或如破絮,在咽喉之间,咯不出,咽不下;或中脘痞满,气不舒快;或痰涎壅盛,上气喘急;或因痰饮,恶心呕吐。

用法用量生姜5片,水煎,临卧服。

摘录《回春》卷五

寿世保元》卷三:加味四七汤

药方名称加味四七汤

处方半夏(汤泡)5两,白茯苓(去皮)4两,川厚朴(姜炒)3两,紫苏2两,桔梗2两,枳实(麸炒)2两,甘草1两。

制法上锉作10剂。

功能主治七情之气,结成痰涎,状如破絮,或如梅核,在咽喉之间,咯不出,咽不下;或中脘痞闷,气不舒快,或痰涎壅盛,上气喘急;或因痰饮,恶心呕吐。

用法用量生姜7片,大枣1枚,水煎,热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三

《准绳·女科》卷一:加味四七汤

药方名称加味四七汤

处方半夏(汤洗7次)1两,厚朴(姜汁制)5钱,赤茯苓5钱,香附子(炒)5钱,紫苏2钱,甘草2钱。

功能主治妇女小便不顺,甚者阴户疼痛;思虑伤脾,导致白浊白淫,胸痞虚浮,面色黄,多眠少食。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分4帖。每服水2钟,加生姜5片,煎8分,去滓,加琥珀末1钱,调服。

各家论述济阴纲目》;此方治四气七情,故以为名。然以半夏为君,则知内外二因,皆能令气郁而生湿生痰也,香附治内,紫苏治外,其余又兼内外,以佐其成功,然不有琥珀为之通窍燥湿,则亦不能为效也。

摘录《准绳·女科》卷一

猜你喜欢

  • 加味济生汤

    药方名称加味济生汤处方当归、川芎、枳壳、香附、大腹皮、乌药、车前、牛膝、冬葵子。功能主治难产,因胎前安逸,喜坐贪睡,致临产而气滞血涩者。摘录《顾氏医径》卷四

  • 接骨药膏

    药方名称接骨药膏处方马钱子3钱,枳壳粉3钱,生草乌1钱。制法上为细末,加适量凡士林调成软膏。功能主治通经活络,消肿止痛。主闭合性骨折,关节扭伤,软组织挫伤。用法用量先将骨折复位,小夹板固定,外敷药膏,

  • 加味八宝丹

    药方名称加味八宝丹处方旱莲膏4两,何首乌半斤(生用),没石子4两,天门冬(去心,捣膏)4两,麦门冬(去心,捣膏)4两,莲心2两,苘麻子(新瓦上炒香)4两,胡桃仁4两(去皮),鱼鳔4两(切断,锅内炒成珠

  • 敛汗丹

    药方名称敛汗丹处方白芍5钱,生地3钱,玄参3钱,荆芥1钱,白芥1钱,苏子1钱,五味3分,桑叶7片。功能主治过食时,头额大汗。摘录《医学集成》卷三

  • 灵感丸

    药方名称灵感丸处方柴胡(去苗)半两,防风(去又)半两,紫菀(去苗土)半两,当归(切,焙)半两,人参半两,赤茯苓(去黑皮)半两,干姜(炮裂)半两,桔梗(炒)半两,菖蒲半两,乌头(炮裂,去皮脐)半两,厚朴

  • 败龟汤

    药方名称败龟汤处方败龟(酥炙)半两,栀子仁1分,大青1分,羚羊角(镑)1分,芍药1分,马牙消1分,前胡(去苗)1分,紫菀(去苗土)1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辟时气温疫,令不相传染。主用法用量每服5钱

  • 蜜酥煎

    药方名称蜜酥煎处方杏仁420克 白蜜200毫升 牛酥400毫升制法上三味,先将杏仁放瓷盆中捣碎,研取汁1升,放净器中慢火煎至600毫升,入白蜜及酥,再煎至600毫升即成,瓷器收贮。功能主治降气止咳,润

  • 茯苓椒目丸

    药方名称茯苓椒目丸处方葶苈子7两,椒目3两,茯苓3两,吴茱萸2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身面浮肿,或是虚气,或是风冷气,或是水饮气,或肿入腹,苦满急,害饮食。用法用量每服10丸,

  • 贝齿膏

    药方名称贝齿膏别名贝齿汤处方贝齿4个(烧作末),葵子1升,石膏5两(研),滑石3两(研)。功能主治妇人结气成淋,小便引痛,上至小腹,或时溺血,或如豆汁,或如胶饴,每发欲死,食不生肌,面目萎黄。用法用量

  • 化痞散

    药方名称化痞散处方三仙9钱,使君子仁3钱,山药3钱,扁豆3钱,白术3钱,党参3钱,茯苓3钱,芜荑3钱,芡实3钱,鸡内金3钱,黄连2钱,清半夏2钱,陈皮2钱,厚朴2钱,胡黄连2钱,朱砂2钱。制法上为细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