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减建中汤

加减建中汤

《保命歌括》卷十九:加减建中汤

药方名称加减建中汤

处方小建中汤1剂,加柴胡木瓜各等分。

功能主治吐利转筋,肋下痛,脉弦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保命歌括》卷十九

普济方》卷二三一引《卫生家宝》:加减建中汤

药方名称加减建中汤

处方黄耆2两或3两,白芍药6两,桂2两,甘草2两,加半夏5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虚劳咳嗽,痰盛,渐成劳疾。

用法用量水1盏半,药末4钱,加生姜5片,大枣2枚,同煎至7分,去滓,入饧少许,再煎饧溶,食前温服。

腹胀者,去枣,加茯苓3两;心忡悸者,加柏子仁3两;潮热者,加柴胡3两;喘者,加五味子3两;自汗,加小麦同煎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三一引《卫生家宝》

《医统》卷三十九:加减建中汤

药方名称加减建中汤

处方人参3两,炙甘草,官桂,白茯苓2两,当归4两,附子(炮)半两,厚朴(姜制)半两,龙骨1两,黄耆3两,麦门冬(去心)3两,白芍药4两,生地黄4两。

功能主治肾虚,津液不能荣筋脉而瘈疭。

用法用量方中炙甘草、官桂用量原缺。

摘录《医统》卷三十九

《医方大成》引汤氏方(见《医方类聚》卷二六三):加减建中汤

药方名称加减建中汤

处方地黄半两,白芍药3两,甘草1两半(炙),黄耆1两,人参半两。

功能主治伤寒,发热自汗,虚烦。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1盏半,煎服。

摘录《医方大成》引汤氏方(见《医方类聚》卷二六三)

猜你喜欢

  • 白术八味散

    药方名称白术八味散处方白术3两,厚朴(炙)3两,人参3两,吴茱萸3两,麦糵(炒)3两,茯苓3两,芎藭3两,橘皮3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胃虚苦饥寒痛。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食前暖酒送下,随性服。注意忌桃

  • 慈救丹

    药方名称慈救丹处方朱砂2钱(先研),全蝎(不去毒,文武火微焙净,次下乳钵)3钱,江子(不去油,去心膜,大白者,三下乳钵)14粒,麝香(当门子,四下乳钵,候研至无声则可用)1钱。制法上研细,煮面块为丸,

  • 蒲公英粥

    药方名称蒲公英粥处方蒲公英40~60克(鲜品60~90克)粳米50~100克制法取干蒲公英或鲜蒲公英(带根)洗净,切碎,煎取药汁,去渣,入粳米同煮为稀粥,以稀薄为好。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适用于

  • 正气汤

    药方名称正气汤处方炒黄柏炒知母各4.5克 炙甘草1.5克制法上为粗末,作一服。功能主治治盗汗。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空腹时温服。摘录《兰室秘藏》卷八

  • 种子大补丸

    药方名称种子大补丸处方人参麦门冬生地黄熟地黄杜仲巴戟天沙苑白蒺藜天门冬枸杞子黄柏白茯神白茯苓白术白芍药各120克牛膝当归黑桑椹芡实龙眼肉鹿角胶各150克制法上药为末。用雄鹿血和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

  • 葱姜熨

    药方名称葱姜熨处方葱、姜不拘多少。制法上捣烂,炒热,布包。功能主治伤寒结胸。用法用量熨胸,频换。摘录《绛囊撮要》

  • 百合饮子

    药方名称百合饮子处方桑白皮6分,通草8分,百合8分,白茅根1分。制法上锉细。功能主治泻肺火,清肺金,而滋水之化源。主诸淋。用法用量本方用法中前散药:滑石、冬葵子各八分,瞿麦、石韦各五分(去毛),蒲黄六

  • 阿魏搐鼻散

    药方名称阿魏搐鼻散处方阿魏3钱,鸡内金1钱,冰片3分。功能主治去星翳。主用法用量炼熟蜜和箸头上,令中空通气,外裹乌金纸,去箸,每夜塞鼻中,星翳自退。摘录《一盘珠》卷十

  • 川芎三黄散

    药方名称川芎三黄散处方大黄(湿纸裹蒸)、川芎、黄连(净)、黄芩各等分。功能主治实热衄血。用法用量本方改作汤剂,名“川芎三黄汤”(见《产科发蒙》)。摘录《直指》卷二十一

  • 调正汤

    药方名称调正汤处方白术5钱,苍术5钱,茯苓3钱,陈皮1钱,贝母1钱,薏米5钱。功能主治室女鬼胎。月经忽断,腹大如妊,面色乍赤乍白,六脉乍大乍小。用法用量经攻下恶物后用本方。摘录《傅青主男女科·女科》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