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八珍益母丸

八珍益母丸

《中国药典》:八珍益母丸

药方名称八珍益母丸

处方母草200g党参50g白术(炒)50g茯苓50g甘草25g当归100g白芍(酒炒)50g川芎50g 熟地黄100g

性状为棕黑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微有香气,味甜而微苦。

炮制以上九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40~50g 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 120~14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补气血,调月经。用于妇女气血两虚,体弱无力,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古今医统》卷八十四:八珍益母丸

药方名称八珍益母丸

处方母草120克(不见铁器,只用上半截带叶者)人参(去芦)白术(土炒)茯苓(去皮)炙甘草(去皮)当归(酒洗)川芎白芍药(醋炒)熟地黄(酒洗)

制法药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气血两虚,脾胃并弱,饮食少思,四肢无力,月经不调,或腰痛腹胀,或断或续,或赤白带下,身作寒热,及体虚无子。

脾胃虚寒者,加砂仁30克(姜汁抄);腹中胀闷者,加山楂30克(净内,饭上蒸熟);素常多郁者,加香附子30克(童便制)。

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腹时用蜜汤送下。

摘录《古今医统》卷八十四

《摄生秘剖》卷三:八珍益母丸

药方名称八珍益母丸

处方当归(酒洗)、川芎(微炒)、白芍药(炒)、怀熟地、人参白术(土炒)、白茯苓、炙甘草香附(分4份,盐、醋、酒、童便各制听用)、阿胶(切碎,蛤粉炒珠)、益母膏。

制法上药分两随证加减,各制为末,入益母膏,加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行气,养血,调经,种子。主胎前、产后诸虚百损,月事不调,子宫虚寒,久不受孕。

用法用量每服3钱,空心白滚汤送下。

各家论述纯用四物则独阴不长,纯用四君子则孤阳不生,二方合用则气血有调和之益,而阴阳无偏胜之虞矣。香附行气生血,解郁散结;阿胶调经理血,治带止崩;益母膏者活血行气,有补阴之功。凡胎前、产后有所恃者,气血也,胎前无带,产后无虚,是其行中有补矣。命名益母者,所以利有子也。

摘录《摄生秘剖》卷三

《医统》卷八十四:八珍益母丸

药方名称八珍益母丸

处方母草4两(不见铁器,只用上半截带叶者),人参(去芦)1两,白术(土炒)1两,茯苓(去皮)1两,炙甘草(去皮)5钱,当归(酒洗)2两,川芎1两,白芍药(醋炒)1两,熟地黄(酒洗)2两。

制法上为末,蜂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补气血,调月经。主妇人气血两虚,脾胃并弱,饮食少思,四肢无力,月经违期,或先期而至,或腰疼腹胀缓而不至,或愆期不收,或断或续,或赤白带下,身作寒热,久不受孕。

用法用量方中除益母草外,用量原缺,据《景岳全书》补。

脾胃虚寒者,加砂仁1两(姜汁炒);腹中胀闷者,加山楂1两(净肉,饭上蒸)多郁者,加香附子1两(童便制)。

摘录《医统》卷八十四

《墨宝斋集验方》卷上:八珍益母丸

药方名称八珍益母丸

处方母草(上截)1斤(不见铁),人参1两,怀熟地4两(酒煮),白茯苓3两,当归身4两(酒洗),川芎2两,广木香1两,砂仁2两(炒),生甘草2两,白术4两(饭上蒸),白芍药2两(醋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调经种子。主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心蜜汤送下;或酒亦好。

摘录《墨宝斋集验方》卷上

猜你喜欢

  • 补肾止带汤

    药方名称补肾止带汤处方鹿角霜、紫石英、菟丝子、续断、白术、茯苓、当归、白芍、女贞子、乌贼骨。功能主治温肾健脾,固涩止带。主肾虚白带。摘录《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

  • 苋粥

    药方名称苋粥处方新鲜苋菜150克粳米100克制法将新鲜苋菜去根,洗净切碎,同粳米煮粥。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抗菌止痢。适用于老年人急性细菌性痢疾和肠炎。用法用量可供早晚餐或作点心服食。注意脾虚便溏者不宜多

  • 杜仲酒

    《外台秘要》卷十七引《经心录》:杜仲酒药方名称杜仲酒处方杜仲250克丹参250克 芎藭150克制法上三味药,切。功能主治补肾壮腰,活血化瘀。主突然腰痛。用法用量以酒6升,渍五宿,随性少少饮之。摘录《外

  • 保和散

    药方名称保和散处方楂肉、麦芽、莱菔子、半夏、连翘、香附、枳壳。功能主治痰食胸满,呃逆。注意若尚有表邪,仍兼表散。摘录《伤寒大白》卷三

  • 化瘀通经散

    药方名称化瘀通经散处方炒白术、天冬、生鸡内金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消症瘕,通经闭。主症瘕坚结,及月事不通。用法用量每服3钱,开水送下,1日2次;山楂片3钱煎汤,冲化红蔗糖3钱,以之送药更佳。各

  • 加味逍遥丸

    药方名称加味逍遥丸处方柴胡300g当归300g白芍300g白术(麸炒)300g茯苓300g甘草240g牡丹皮450g 桅子(姜炙)450g薄荷60g性状为黄棕色的水丸;味甜。炮制以上九味,粉碎成细粉,

  • 补气丸

    《傅青主男科》:补气丸药方名称补气丸处方人参3两,黄耆3两,茯苓4两,白术8两,白芍3两,陈皮1两,炙草8钱,麦冬3两,五味子1两,远志1两,白芥子1两。制法炼蜜为丸。功能主治虚劳,气分之伤,右手脉大

  • 救疫神方

    药方名称救疫神方处方黑豆2合(炒令香熟),甘草2寸(炒黄)。功能主治疫证发肿者。用法用量上以水2盏,煎至一半,时时呷之。摘录《百一》卷七引《夷坚庚志》

  • 盒脾散

    药方名称盒脾散处方炒术、芍药、生地黄、甘草、升麻、荆芥、防风、陈皮、大腹皮、僵蚕、蝉蜕。功能主治痘至8-9日期,修然身中枭痒,此痘证之最急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准绳·幼科》卷六

  • 搽绿药粉

    药方名称搽绿药粉处方硼砂3两,自然铜1两。功能主治杀虫止痒。主神经性皮炎(干癣),及角化过度类皮损。用法用量同搽黄药粉。注意溃疡疮面勿用。摘录《赵炳南临床经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