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药材>鸐雉

鸐雉

药材名称鸐雉

拼音Dí Zhì

英文名Long-tailed Pheasant

别名翟、山雉、翟鸡、山鸡、鸐鸟

出处出自《食疗本草》。《纲目》:翟,美羽貌。雉居原野,翟居山林,故得山名。大者为鹅。山鸡有四种,名同物异,似雉而尾长三、四尺者,翟雉也;似翟雉而尾长五、六尺,能走且鸣者,钨雉也,俗通呼为翟矣。其二则敝雉、锦鸡也。乔、翟皆勇健,自爱其尾,不入丛林,雨雪则岩伏木栖,不敢下食,往往饿死。故师旷云,雪封枯原,文禽多死。共肉皆美于雉。二十画

来源药材基源:为雉科动物长尾雉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rmalicus reevesii(Gray)

原形态长尾雉,体长约150cm。雉者羽色华丽。头和颈白色;自额贯眼以至后项,围以1道黑圈;眼下有一白斑。上体棕黄,各羽具黑色的狭缘;翼上覆羽白色,有黑色和栗色羽缘;次级飞羽白色,有黑色和栗色羽缘; 翼上覆羽白色,有黑色和栗色羽缘;次级飞羽黑褐色,有白斑,羽端棕黄色;初级飞羽暗褐色,缀以白或棕色的斑点;尾羽20枚,中央2对特长,呈银白色,具多数黑色和栗色相并的横斑,羽缘转为桂红色。喉与胸间横亘黑带;胸与胁的羽白色,杂以黑斑,并有浓栗色的阔边;腹部中央及尾下覆羽均黑色。雌鸟羽色暗淡,尾短。虹膜红褐色;嘴短而坚,基部带绿脚短而健,脚、趾及爪均角褐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栖息于多林的高山中善奔驰与飞翔。常成群。食性为植物性,主要吃柏树种子、豆尖和蔬菜等。巢营于草丛或灌木丛中每窝产卵7-8枚,卵壳为油灰色或橄榄色。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北部及中部山区。

性味味甘;性平;小毒

归经脾;肺经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平喘。主气虚喘促;体虚乏力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100-200g;或炙食。

注意食疗本草》:“食这发五痔。和荞麦面食之生肥虫。”

各家论述1. 孟诜:主五脏气喘不得息,作羹食。

2.《纲目》:炙食,补中益气。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西北莸

    药材名称西北莸别名小六月寒[陕西]来源马鞭草科莸属植物西北莸Caryopteris tangutica Maxim.以全株入药。功能主治调经活血,祛湿。主治崩漏,白带,月经不调。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香根芹

    《全国中草药汇编》:香根芹药材名称香根芹拼音Xiānɡ Gēn Qín来源伞形科香根芹Osmorhiza aristata (Thunb.)Makino et Yabe var. laxa

  • 猪仔笠

    《全国中草药汇编》:猪仔笠药材名称猪仔笠拼音Zhū Zǎi Lì别名地草果[云南]、毛瓣花、岗菊、雀脷珠、山葛来源豆科毛瓣花属植物猪仔笠Eriosema chinense Vogel,以块根

  • 鸭脚黄连

    药材名称鸭脚黄连别名水八角、水黄连[贵州]、鸡脚莲来源毛茛科星果草属植物裂叶星果草Asteropyrum cavaleriei (Levl. et Vant.) Drumm. Et Hutch.,以根

  • 小鬼钗

    药材名称小鬼钗拼音Xiáo Guǐ Chāi别名鹿角草、山黄连、土黄连、不怕日草、小鬼叉手、鬼针草、鬼疙针、刺针草、细叶鬼针草、细叶刺针草、小刺叉。锅叉草、一包针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小花鬼针草的全

  • 姜黄草

    药材名称姜黄草拼音Jiānɡ Huánɡ Cǎo别名黄姜、老虎姜、猴节莲出处姜黄草始载《植物名实图考》二十三卷蔓草类,谓:“姜黄草,生滇南。蔓、叶俱如牵,根如姜而黄,极硬,以形得名。”据记载及附图,其

  • 梗通草

    《中药大辞典》:梗通草药材名称梗通草拼音Gěnɡ Tōnɡ Cǎo别名白梗通(《本草正义》),野通草、气通草、水通草(《江苏中药名实考》)。出处《饮片新参》来源为豆科植物田皂角茎的木质部。9~10月采

  • 山臭草

    药材名称山臭草拼音Shān Chòu Cǎo别名闷头花、断肠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大叶紫堇的全草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ydalis temullfolia Franch.采收和储藏:

  • 凤凰毛

    药材名称凤凰毛拼音Fènɡ Huánɡ Máo英文名root of Distichous saccolabium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更叶盆距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槐叶苹

    药材名称槐叶苹拼音Huái Yè Pínɡ别名蜈蚣漂、大浮萍、蜈蚣萍来源槐叶苹科槐叶苹属植物槐叶苹Salvinia natans (L.)All.,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