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药材>鲨鱼肝

鲨鱼肝

药材名称鲨鱼肝

拼音Shā Yú Gān

来源药材基源:为六鳃鲨科动物扁头哈那鲨及其他鲨鱼的肝脏或肝脏经提炼而得的鱼肝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otorhynchus platycephalus

采收和储藏:捕捞后剖腹取肝,鲜用。或将肝脏消毒,在0℃左右脱去总值发固体脂肪,提炼成油状液体。

原形态扁头哈那鲨,体长一般达2-3m,前部较粗大,后部渐细小,尾狭长。头扁宽,前缘广圆,吻中长,约为头长的1/4。眼长圆形,无瞬膜。鼻孔中大,下侧位,前鼻瓣后部圆,突出。口宽大,广弧形,下唇褐发达,褐沟后延。上下颌牙侧扁,上颌无小齿头1-3个。下颌正中牙1个,其中央无齿头,两侧各具小齿头3个;下颌每侧6牙,牙梳状,具5-6齿头。喷水孔小,圆形,上侧位,距第1鳃孔比距眼为近。鳃孔7个,宽大,下部伸达腹面,向后渐小,最后1个位于胸鳍基底前方。背鳍1个,后位,起点与腹鳍基底后端相对。胸鳍较大,外角和里角钝尖。腹鳍与背鳍约等大,臀鳍小于背鳍。尾鳍甚长,尾椎轴平,后略上翘,下叶前部突出,中部与后部间有一缺刻,尾部钝尖。体灰褐色,散布不规则黑色斑点,腹部、腹鳍及臀鳍浅褐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栖息于近海底层,主食中小型鱼类及甲壳动物。卵胎生,每胎产仔10余尾。

资源分布:我国分布于渤海、黄海、东海及南海。黄海产量较大。

性状性状鉴别,本品为黄色至橙红色的澄明液体;微有特异的鱼腥臭,但无败油臭。本品多溶在精炼的植物油中与氯信、乙醚能任意混合,在乙醇中微溶。

化学成分灰星鲨肝含大量脂肪油、维生素(vitamin)A、多种酶类。酶类有乙酰畏酶A硫解酶(acetoacetyl-CoA thiolase),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glutamic -pyruvic transaminase)。脂类以磷脂(phospholipid),三酰基甘油(triacylglycerol)为主,尚含胆甾醇(cholesterol),游离脂肪酸(fatty acid)等。

鲸鲨(Rhincodon typus)的肝占体重的15%,含油61.6%。脂肪酸中含C15-C16酸,以C16及C18酸为主,但C20及C22几乎为高度不饱和酸。固体酸几乎由棕榈酸(palmitic acid)组成,肝中的非皂化物达44%,其中含胆甾醇(cholesterol),维生素A,鲨油醇(selachyl alcohol),鲨肝醇(batyl alcohol),树脂样物质。

黑鳍基齿鲨肝占体重的10%-15%,肝油含量40%-75%,维生素A含量可达2万国际单位。肝含氮108.4-117.4mg/g,脱油肝脏含氮124.2-131.7mg/g,含硫胺素(thiamine),核黄素(riboflavin),烟酸(nicotinic acid),维生素B6,泛酸(panthotenic acid),生物素(biotin),叶酸(folic acid),维生素B12,胆碱(choline),肌醇(inositol)。多数鲨鱼肝含角鲨烯(squalene)1%以上。

黑印真鲨的肝含加毒素(ciguatoxin)类物质,为脂溶性具季胺氮、羟基,羰基的脂质,相对分子质量1500左右。还含维生素B12、A,角鲨烯等。

药理作用1.对免疫功能的影响,C57BL/6小鼠灌胃30%姥鲨鱼肝油乳可使小鼠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增强,碳粒廓清指数明显增大,对致敏小鼠可使血清中抗体生成和T淋巴细胞增多,细胞免疫功能增强。姥鲨鱼肝油中的角鲨烯还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功能,增加IgM细胞数,增强宿主免疫功能。

2.抗肿瘤作用,体外伊红染色法实验表明50%鲸鲨肝油乳剂对小鼠艾氏腹水癌细胞有直接杀伤作用。体内实验,腹腔注射50%鲸鲨肝油乳剂,每日1次,连续7天,称瘤重,实验结果表明对小鼠移植性S180实体瘤抑制作用明显,抑制率有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30%姥鲨肝油乳剂在15-30ml/kg的剂量范围内,通过对S180、HepA、Lewis等3种小鼠移植性实体型肿瘤实验最高抑制率分别为58%、55%、49%。角鲨烯与角鲨烯-2,3-乙干杯烹主的制剂,抗癌效果好,口服给药连续服用无副反应,并可防止癌向肺部转移。

3.解毒作用,角鲨烯有多种解毒作用。

4.毒性,小鼠静注50%鲸鲨鱼肝油乳剂的LD50为14304mg/kg,脏器病理检查结果,心、肝、脾、肺、肾无明显病理改变。

鉴别理化鉴别(1)取本品适量,加氯信稀释成每1ml中含维生素养A10-20u的溶液,取出1ml,加三氯化锑的氯信溶液(1-4)2ml,即显蓝色至蓝紫色,放置后,色渐消褪。

(2)酸度检查,取乙醇与乙醚各15ml,置锥形瓶中加酚酞指示液3滴,加本品2g,加热回流10min,放冷,精密加氢氧化钠液(0.1mol/L)1ml,应显淡红色。

性味味甘;性温

功能主治健脾补气;养肝明目;解毒敛疮。主眼结膜干燥症;夜盲症;软骨病;烫火伤;皮肤溃疡;外伤创面久不愈

用法用量内服:鲜品煎汤,30-60g;鱼肝油,10-30ml。外用:鱼肝油适量,涂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豆梨

    药材名称豆梨拼音Dòu Lí别名野梨、鹿梨、铁梨树、棠梨树来源蔷薇科豆梨Pyrus calleryana Decne.,以叶、枝、根、果实入药。生境分部长江流域各省。性味根、叶:微

  • 鼬鼠肉

    《中药大辞典》:鼬鼠肉药材名称鼬鼠肉拼音Yòu Shǔ Ròu出处《纲目》来源为鼬科动物黄鼬的肉。原形态黄鼬(《广雅疏证》),又名:黄鼠狼、鼪鼠、地猴(《纲目》)。体长25~40厘

  • 粗皮松萝

    药材名称粗皮松萝拼音Cū Pí Sōnɡ Luó别名天蓬草、云雾草、树发七来源药材基源:为松萝科植物粗皮松萝的地衣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Usnea montis-fuji Mot.采收和储藏:夏、秋

  • 白背叶(峨嵋山胡椒)

    药材名称白背叶(峨嵋山胡椒)拼音Bái Bèi Yè别名三条筋、三根筋、香叶、糯叶(《贵州草药》),湄潭台乌(《贵州药植目录》)。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樟科植物峨嵋山胡椒

  • 脆骨风

    《全国中草药汇编》:脆骨风药材名称脆骨风别名碎骨风、吊钟花、鸡白柴、茶条树、羊脆骨、青皮木来源铁青树科脆骨风Schoepfia jasminodora Sieb. et Zucc.,以全株入药。生境分

  • 田螺壳

    《中药大辞典》:田螺壳药材名称田螺壳拼音Tián Luó Ké出处《别录》来源为田螺科动物中国圆田螺的壳。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田螺"条。性味《纲目》:&

  • 卤碱

    《全国中草药汇编》:卤碱药材名称卤碱拼音Lǔ Jiǎn来源为卤水块经过加工制成的粉剂。炮制取河北塘沽或汉沽产的卤水块,洗净,打碎,放容器内,约加等量水溶解,用6~8层纱布过滤,将滤液放在容器内加热,经

  • 大红袍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红袍药材名称大红袍拼音Dà Hónɡ Páo别名大和红、锈钉子、油根、扁皂角来源为豆科秔子梢属植物毛秔子梢Campylotropis hirtella (Franch.)Schi

  • 荷花

    药材名称荷花拼音Hé Huā别名莲花来源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 的大花蕾。6~7月采含苞未放的大花蕾或将开发的花,阴干。性味苦、甘,温。功能主治祛

  • 六月合

    药材名称六月合拼音Liù Yuè Hé别名小水药、水惊风、冷草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长圆楼梯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tostema oblongifol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