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药材>路旁菊

路旁菊

《中药大辞典》:路旁菊

药材名称路旁菊

拼音Lù Pánɡ Jú

别名其米(藏名)

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圆齿狗哇花全草。7~8月采收。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1.5~60厘米。上部有分枝,被有开展的毛。叶狭长或匙形,下部叶常有圆齿,上部叶常全缘,先端钝或圆形。头状花序单生于枝端;总苞片2~3层,先端钝;舌状花1层,舌片浅紫色或蓝色,管状花黄色,5个裂片中常1个较长。冠毛稍带红褐色。

生境分部生河滩、山坡、林缘。分布西藏、云南、四川、青海、甘肃。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解毒消炎,止咳。治感冒咳嗽,咽痛,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4钱。外用:捣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路旁菊

药材名称路旁菊

拼音Lù Pánɡ Jú

英文名Herb of Grenateleaf Hetreopappus

出处出自《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圆齿狗娃花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teropappus crenatifolius (Hand.-Mazz.) Griers.[Aster crenatifolius Hand.- Mazz.]

采收和储藏:7-8月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圆齿狗娃花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10-60cm。茎直立,单生,从上部或下部起有分枝,被腺及长密毛。叶互生;基部叶莲座状;下部叶倒披针形、长圆形或匙形,长2-10cm,宽0.5-1.6cm,先端钝或近圆形,基部渐狭成细或有翅的长柄,全缘或有圆齿或密齿;中部叶较小,无柄,常全缘;上部叶小,条形;全部叶两面被伏为且毛,具常有腺。头状花序,径2-2.5cm,单生枝顶或排成疏伞房状;总苞半球形,径1-1.5cm;总苞片2-3层,条形或条状披针形,外层草质,被密腺及细毛,内层边缘宽膜质;舌关花35-40个,管部长1.2-1.8mm,舌片蓝紫色或红白色,长8-12mm,宽1.6-2.4mm;管部长1.4-1.6mm,裂片5,其中1裂片较长,冠毛黄色或近褐色,较果倒卵形,长2-2.8mm,稍扁,淡褐色,有黑色条纹,上部有腺,全部被疏绢毛。花、果期5-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900-3900m的开旷山坡、田野、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全草长15-60cm。茎上部分枝,被毛。叶互生,多卷曲,完整叶展平后呈倒披针形、长圆形或匙形,全缘或有圆齿。常见头状花序生于枝顶,花灰黄色或带蓝紫色。气微,味苦。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咳。主感冒咳嗽;咽痛;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2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茉莉叶

    《中药大辞典》:茉莉叶药材名称茉莉叶拼音Mò Lì Yè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木犀科植物茉莉的叶片。性味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辛,凉。&q

  • 翻白叶

    《中药大辞典》:翻白叶药材名称翻白叶拼音Fān Bái Yè别名小管仲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长柔毛委陵菜的根。春、秋、冬采挖,洗净,切片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

  • 槲叶

    《中药大辞典》:槲叶药材名称槲叶拼音Hú Yè别名槲若(《唐本草》)。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槲树的叶。炮制《本草图经》:"微炙令焦。"性味《唐本草》:

  • 鹿茸草

    《中药大辞典》:鹿茸草药材名称鹿茸草拼音Lù Rónɡ Cǎo别名千年艾(《庐山志》),千重塔(《植物名实图考》),瓶儿蜈蚣草、山门穹(《杭州药植志》),千层矮、龙须草、白路箕、毛

  • 叉分蓼

    药材名称叉分蓼拼音Chā Fēn Liǎo别名酸不溜、分枝蓼、叉枝蓼、酸姜来源蓼科叉分蓼Polygonum divaricatum L.,以根(黑色老根为佳)入药。生境分部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

  • 舒戛千里光

    药材名称舒戛千里光拼音Shū Jiá Qiān Lǐ Guānɡ别名大白叶子火草、白叶火草来源菊科舒戛千里光Senecio nagensium C. B. Clarke,以根入药。生境分部西

  • 大叶千里光

    药材名称大叶千里光别名松筋藤、滇南千里光来源菊科大叶千里光Senecio hoi Dunn,以藤茎入药。生境分部广西、云南。性味辛、微苦,微温。功能主治舒筋活络,祛风除湿。主治风湿痹痛,肌腱挛缩,小儿

  • 金线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线兰药材名称金线兰拼音Jīn Xiàn Lán别名金线莲、金蚕、金石松、树草莲、鸟人参、金线虎头蕉,金线入骨消来源兰科开唇兰属植物金线兰Anectochilu

  • 苎花

    药材名称苎花拼音Zhù Huā别名苎麻花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苎麻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ehmeria nivea(L.)Gaud.[Urtica nivea L.]采收和储藏:夏季花盛期

  • 白暨豚

    药材名称白暨豚拼音Bái Jì Tún英文名suckling pig别名白旗、白鳍、白鳍豚、白江猪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淡水豚科白暨豚的脂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p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