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药材>茜草茎

茜草茎

药材名称茜草茎

拼音Qiàn Cǎo Jīnɡ

别名茜草藤(《上海常用中草药》)。

出处《四川中药志》

来源茜草科植物茜草茎叶。夏、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产四川、江苏、上海郊区及浙江等地。

性状干燥茎呈枯绿色,茎的棱上有粗糙细毛刺。质脆易断,断面四方形。内心色白而松。茎节上轮生叶片,叶柄及叶背中肋上均有倒刺毛。叶多脱落。

本品在苏州、杭州、上海亦称为"过山龙"。

性味①《履巉岩本草》:"凉,无毒。"

②《苏州本产药材》:"苦,寒。"

功能主治止血,行瘀。治吐血,血崩,跌打损伤,风痹,腰痛,痈毒,疔肿。

①《履巉岩本草》:"大能活血,治便血等疾。"

②《植物名实图考》:"行血,治腰痛。"

③《苏州本产药材》:"行血,活血。治痈毒,损伤。"

④《药材资料汇编》:"攻血,治气块。"

⑤《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止血,和血,行血。治风痹,寒湿,黄疸。"

⑥《四川中药志》:"配成药洒,作打药、补药或调经药用。治风湿瘙痒、痒疮、粪毒发痒,煮水外冼。"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或浸酒。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复方①治热症吐血,妇女血崩,经出色黑:茜草茎二两。熬水服。(《四川中药志》)

②治趺打愈后,筋骨酸痛:干茜草头,每次八钱,合猪脚节炖服。(《泉州本草》)

③治疔疽:茜草鲜嫩叶略加食盐,捣烂,敷疔疽疮头。(《现代实用中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灯油藤子

    药材名称灯油藤子拼音Dēnɡ Yóu Ténɡ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锥序南蛇藤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lastrus paniculatus Willd.采收和储藏:果实成熟后采收,

  • 地棠花

    药材名称地棠花拼音Dì Tánɡ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绣线梅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illia thyrsiflora D.Don采收和储藏:7-8月花开时采摘,晒干。原形态绣线梅,

  • 丽萼熊巴掌

    药材名称丽萼熊巴掌拼音Lì è Xiónɡ Bā Zhɑnɡ英文名Longawn Metalleaf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丽萼熊巴掌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yl

  • 马牙贯众

    药材名称马牙贯众拼音Mǎ Yá Guàn Zhònɡ来源药材基源:为蹄盖蕨科植物华北蹄盖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thyrium pachyphlebium C.Chr.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

  • 锯鲨卵

    药材名称锯鲨卵拼音Jù Shā Luǎn来源药材基源:为锯鳐科动物尖齿锯鳐的卵。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istis cuspidatus Latham采收和储藏:于产卵期捕杀后,剖腹,将卵取出,晒干或

  • 白梅花

    药材名称白梅花拼音Bái Méi Huā别名绿萼梅(《纲目拾遗》),绿梅花(《药材学》)。出处《纲目》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梅的花蕾。1~2月间采集含苞待放的花蕾,摊置席上,晒干。雨天可

  • 桑寄生

    《中国药典》:桑寄生药材名称桑寄生拼音Sānɡ Jì Shēnɡ英文名HERBA TAXILLI别名寄生、桑上寄生来源本品为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Taxillus chinensis (DC.)

  • 满天星

    《中药大辞典》:满天星药材名称满天星拼音Mǎn Tiān Xīnɡ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泥炭藓科植物细叶泥炭藓的全草。全年可采,阴干。原形态植物体黄绿色或棕色。幼枝于茎顶端集成头状,在生长过程中,逐

  • 香叶天竹葵

    药材名称香叶天竹葵拼音Xiānɡ Yè Tiān Zhú Kuí别名香艾、香叶来源牻牛苗儿科香叶天竹葵Pelargonium graveolens L. Herit.,以

  • 白薇

    《中国药典》:白薇药材名称白薇拼音Bái Wēi英文名RADIX CYNANCHI ATRATI别名白马尾来源本品为萝藦科植物白薇Cynanchum atratum Bge。或蔓生白薇Cy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