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药材>绿茎槲寄生

绿茎槲寄生

药材名称绿茎槲寄生

拼音Lǜ Jīnɡ Hú Jì Shēnɡ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桑寄生科植物绿茎槲寄生的带叶茎枝。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scum nudum Danser.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扎成束,晾干。

原形态灌木,高0.3-0.5m。茎圆柱形,绿色或黄绿色。二歧或三歧分枝,枝的节间长4-8cm,粗2-5mm,干后具皱纹。叶退化呈鳞片状,长0.5-1mm。雌雄异株;雌、雄花序均聚伞式穗状,顶生或腋生于茎叉状分枝处,总花梗长2-5mm,通常具花3-5朵,顶生的花具2枚苞片,交叉对生的花各具1枚苞片;苞片三角形,长1mm,具短缘毛或全缘;雄花花蕾时卵球形,长约3mm,黄色,萼片4枚,卵状三角形,花药椭圆形,长约1.5mm;雌花花蕾时长卵球形,长2-2.5mm;花托卵球形,萼片4枚,三角形,长约0.5mm,柱头乳头状。浆果卵球形,长5-6mm,直径4mm,黄绿色,果皮平滑。花期12月至翌年3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150-3800m的山地阔叶林中,寄生于杨属、柳属、榛属或化香树、滇青冈、桦树、梨树、桃树等植物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茎枝圆柱形,2-3叉状分枝,长30-50cm,直径1.5-5mm,节部膨大,小枝节间长4-8cm,表面黄绿色或黄棕色,光滑无毛,有明显的不规则皱纹。叶退化呈鳞片状。质柔韧,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纤维性,皮部黄色,较薄,木部色较浅,占茎断面的大部分,髓部不明显。偶可见果实,果实近卵球形,长约6mm,直径约4mm,黄色,较平滑。气微,味微苦。

性味辛;苦;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安胎;降压。主风湿痹痛;胎动不安;高血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株:主治风湿痛、安胎。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海底柏

    药材名称海底柏拼音Hái Dǐ Bǎi别名红珊瑚来源药材基源:为海底柏科动物赫色海底柏和鳞海底柏的群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Melitodes ochracea(Linnaeus)2.Melito

  • 益母草

    《中国药典》:益母草药材名称益母草拼音Yì Mǔ Cǎo英文名HERBA LEONURI别名益母蒿、益母艾、红花艾、坤草、茺蔚、三角胡麻、四楞子棵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

  • 紫薇皮

    药材名称紫薇皮拼音Zǐ Wēi Pí别名紫荆皮、怕痒树树皮、怕痒树根皮来源药材基源:为千层菜科植物紫薇的茎皮和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tex Lagerstroemiae Indicae采收和

  • 黄花蔷薇

    药材名称黄花蔷薇别名色清[藏名]来源蔷薇科黄花蔷薇Rosa setipoda Hemsl. et Wils.,以果实、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果实:理脾健胃。根:清热发乳,止泻。治红

  • 高山瓦韦

    药材名称高山瓦韦拼音Gāo Shān Wǎ Wéi别名石豇豆、石小豆来源蕨类水龙骨科瓦韦属植物高山瓦韦Lepisorus eilophyllus (Diels)Ching,以全草入药。夏秋采

  • 杉木根

    《中药大辞典》:杉木根药材名称杉木根拼音Shā Mù Gēn别名杉树根(《四川中药志》)。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杉科植物杉的根皮。全年可采,剥取根皮,晒干。性味《四川中药志》:"

  • 斩龙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斩龙草药材名称斩龙草拼音Zhǎn Lónɡ Cǎo别名大蓬蒿、额河千里光来源菊科千里光属植物羽叶千里光Senecio argunensis Trucz.,以全草入药。夏秋

  • 乌奴龙胆

    《全国中草药汇编》:乌奴龙胆药材名称乌奴龙胆拼音Wū Nú Lónɡ Dǎn来源龙胆科龙胆属植物乌奴龙胆Gentiana urnula H. Smith [G. amoena C.

  • 雪茶

    《全国中草药汇编》:雪茶药材名称雪茶拼音Xuě Chá别名太白茶、蛔样地衣来源地衣类地茶科地茶属植物雪地茶Thamnolia vermicularis (Ach.)Asahina,以叶状体入

  • 伤寒草

    《中药大辞典》:伤寒草药材名称伤寒草拼音Shānɡ Hán Cǎo别名夜牵牛、星拭草(《岭南采药录》),寄色草(《广州植物志》),返魂香(《广东中药》Ⅱ),消山虎(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