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药材>红椿

红椿

药材名称红椿

拼音Hónɡ Chūn

来源药材基源:为楝科植物红椿的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oona ciliata Roem.[T.sureni auct.non(B1.)Roem.]

采收和储藏:春季挖取根部,刮去外面栓皮,以木捶轻捶之,使皮部与木质部分离,再行剥取,并宜仰面晒干,否则易发霉发黑。

原形态红椿 落叶或近常绿乔木,高达30m。树皮深绿色至黑褐色;小枝干时红色,具皮孔。偶数羽状复叶,长30-40cm,叶柄长6-10cm;小叶6-12对,对生或近对生,叶柄长8-12mm;叶片披针形、卵状或长圆状披针形,先端急渐尖,基部不等,一侧圆,另一侧楔形,上侧稍长,全缘,叶背面沿叶脉处和脉腋内具束毛;侧脉纤细。花两性,圆锥花序与叶近等长,被微柔毛。花白色,具短柄;萼片卵圆形,外面被微柔毛,有缘毛;花瓣卵状长圆形或长圆形,边缘具缘毛;雄蕊5,花药比花丝短,无假雄蕊;花柱和子房密被粗毛,花柱短于子房室;子房5室。蒴果椭圆状长圆形,长2-2.5cm,无皮孔。种子两端具翅,通常上翅比下翅长。花期4-5月,果熟期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60-1550m的沟谷林内或河旁村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苦;涩;微寒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收涩;杀虫。主久泻;久痢;肠风便血;崩漏;带下;遗精;白浊;疳积;蛔虫;疮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注意脾胃虚寒、泻痢初起及肾阴亏虚之崩带者慎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穿鱼藤

    《中药大辞典》:穿鱼藤药材名称穿鱼藤拼音Chuān Yú Ténɡ别名大穿鱼草、水杨柳、疏脉山茱萸出处《红河中草药》来源为山茱萸科植物小梾木的全株。全年可采,洗净,晒干或鲜用。原形

  • 荷包牡丹根

    《中药大辞典》:荷包牡丹根药材名称荷包牡丹根拼音Hé Bāo Mǔ Dān Gēn别名土当归(《纲目拾遗》)。出处《汪连仕采药书》来源为罂粟科植物荷包牡丹的根茎。原形态荷包牡丹(《花镜》),

  • 豆油

    《中药大辞典》:豆油药材名称豆油拼音Dòu Yóu出处《纲目》来源为豆种植物大豆的种子所榨取之脂肪油。化学成分豆油的脂肪酸中,饱和的一般在10%左右,余为不饱和脂肪酸。前者主要是硬

  • 甜橙

    《中药大辞典》:甜橙药材名称甜橙拼音Tián Chénɡ别名黄果(《滇诲虞衡志》),橙子(《滇南本草》),新会橙(《植物名实图考》),广橘(《中国树木分类学》)。雪柑、印子柑、广柑

  • 鸭肪

    《中药大辞典》:鸭肪药材名称鸭肪拼音Yā Fánɡ别名鹜肪(《别录》)出处《别录》来源为鸭科动物家鸭的脂肪油。取鸭脂肪,熬熟去渣,贮存罐内,放置阴凉处。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白鸭肉&q

  • 水苦荬根

    药材名称水苦荬根拼音Shuǐ Kǔ Mǎi Gēn出处《本草图经》来源玄参科植物水苦荬的根。原形态详"水苦荬"条。性味微苦辛,寒。功能主治主风热上壅,喉咽肿痛及项上风疬,以酒磨服。

  • 东廧子

    药材名称东廧子拼音Dōnɡ Sè Zǐ别名沙蓬米、沙米、登相干、登粟、吉刺儿出处出自1.《本草拾遗》。2.《康熙几暇格物编》:沙蓬米,凡沙地皆有之,鄂尔多斯所产尤多。枝叶丛生如蓬,米似胡麻而小。作为粥

  • 白线蛇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线蛇药材名称白线蛇拼音Bái Xiàn Shé别名黄脊游蛇、白脊蛇、黄脊蛇、白蛇来源有鳞目游蛇科黄脊游蛇Coluber spinalis (Pete

  • 土槿皮

    药材名称土槿皮别名土荆皮、荆皮树来源松科金钱松属植物金钱松Pseudolarix amabilis (Nelson) Rehd. [P. kaempferi Gord.],以根皮和近根树皮入药。立夏后

  • 五指山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五指山参药材名称五指山参拼音Wú Zhǐ Shān Shēn别名山芙蓉、野芙蓉来源锦葵科箭叶秋葵Abelmoschus esquirolii (Levl)S. Y. 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