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药材>篦齿蒿

篦齿蒿

药材名称篦齿蒿

拼音Bì Chǐ Hāo

英文名Pectinate Neopallasia herb

别名臭蒿、粘蒿、籽蒿

出处始载于《内蒙古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栉叶蒿的地上部分。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opallasia pectinata (Pall.) Poljak. [Artemisia pectinata Pall.; Neopallasia yunnanensis (Pamp.) Y. R. Ling]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晾干。

原形态栉叶蒿一年生草本,高12-40cm。茎自基部分枝,紫色或灰白色,被稠密的白色绢毛。叶片椭圆形,篦齿状分裂,松针状,质坚硬,无毛,无叶柄,羽轴向基部逐渐扩大,茎下部和中部的叶长1.5-3cm,宽0.5-1cm,上部和花序下的叶变短而窄。头状花序无梗或几无梗,卵球形,长3-4(-5)mm,单生或数个集生于叶腋,多数头状花序在小枝或茎中上产排列成紧缩的穗状或狭圆锥状;花托圆锥关突起;外围的雌花能育,3-4个,狭筒状,全缘;中内的两性花9-16个,有4-8个着生于圆锥状花序托的下部,能育,其余的生托顶,不育,全部两性花冠5齿裂。瘦果在圆锥状花序托的下部排列成规则的一圈。花果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荒漠、河谷砾石地或山坡荒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化学成分本品地上部分含9(10)-佛术二烯-12-酸[eremophila-9(10),11(13)-dien-12-oic acid],β-谷甾醇(β-sti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石蜡(paraffins),倍半萜烷(sesquiterpenic hydrocarbons ),和倍半萜二醇(sesquiterpenic diol)。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利肝胆。主急性黄疸型肝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g;或研末。

各家论述《内蒙古中草药》:清利肝胆、消炎止痛,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头痛头晕。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一年蓬

    《全国中草药汇编》:一年蓬药材名称一年蓬拼音Yì Nián Pénɡ别名野蒿、治疟草来源为菊科飞蓬属植物一年蓬Erigeron annuus (L.)Pers.,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原形态二年生本

  • 紫青藤根

    药材名称紫青藤根拼音Zǐ Qīnɡ Ténɡ Gēn别名青藤、画眉杠、铁骨散、常青藤、山黄芪、小叶青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鼠李科植物牯岭勾儿茶的根。

  • 雪猪油

    《全国中草药汇编》:雪猪油药材名称雪猪油拼音Xuě Zhū Yóu别名大旱癞、土拨鼠来源啮齿目松鼠科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 robusta (Milne-Edwar

  • 椰子油

    《中药大辞典》:椰子油药材名称椰子油拼音Yē Zi Yóu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棕榈种植物椰子的胚乳,经碾碎烘蒸后所榨取的油。原形态植物形态参见"椰子皮"条。性状椰子油在

  • 韶子

    《中药大辞典》:韶子药材名称韶子拼音Sháo Zǐ别名山韶子(《桂海虞衡志》),毛荔枝(《植物名实图考》),毛召(《陆川本草》)。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韶子的果实。夏季采收。原形

  • 三轮蒿

    《全国中草药汇编》:三轮蒿药材名称三轮蒿拼音Sān Lún Hāo别名白头蒿来源菊科三轮蒿Anaphalis bicolor (Franch.)Diels,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性

  • 射干

    《中国药典》:射干药材名称射干拼音Shè Gān英文名RHIZOMA BELAMCANDAE别名乌扇、扁竹、绞剪草、剪刀草、山蒲扇、野萱花、蝴蝶花来源本品为鸢尾科植物射干Belamcanda

  • 乌金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乌金草药材名称乌金草拼音Wū Jīn Cǎo来源龙胆科獐牙菜属植物乌金草Swertia heterantha Ling的带根全草。秋季采挖,洗净晒干。性味甘、微苦,平。功能主治平肝

  • 决明子

    《中国药典》:决明子药材名称决明子拼音Jué Mínɡ Zǐ英文名SEMEN CASSIAE别名马蹄决明、钝叶决明、假绿豆、草决明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决明Cassia obtusif

  • 枳壳

    《中国药典》:枳壳药材名称枳壳拼音Zhǐ Ké英文名FRUCTUS AURANTII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7月果皮尚绿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