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药材>柳叶蒿

柳叶蒿

《全国中草药汇编》:柳叶蒿

药材名称柳叶蒿

来源菊科柳叶蒿Artemisia integrifolia L.,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东北和北部地区。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治痈疽疮肿。

用法用量1~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柳叶蒿

药材名称柳叶蒿

拼音Liǔ Yè Hāo

英文名Willowleaf Wormwood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柳叶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temisia integrifolia L.

采收和储藏:8-9月采收全草,切段,晒干。

原形态柳叶蒿 多年生草本,高60-120cm。主根明显,侧根多数;根状茎 略粗。茎直立,单立,紫褐色,有纵棱,中上部有斜展分枝,被蛛丝状毛。下部叶花期枯萎,中部叶花期估萎,中部叶长椭圆形、椭圆状卵形或线状披针形,长4-7cm,宽1.5-3cm,先端锐尖,基部楔形,渐狭成柄状,边缘深或浅裂齿或锯齿,下面无毛,基部楔形,渐狭成柄状,边缘有深或浅裂齿或锯齿,上面无毛,下面除叶缘处被灰白色密茸毛;上部叶狭披针形,有齿或全缘。头状花序极多数,总状排列于腋生直立的短枝上,并密集成狭长的复总状花序,有披针形至条形的苞叶;总苞卵形,长4-5mm,宽3-3.5mm;总苞片约5层,边缘宽膜质,蔬生蛛丝状毛;外层雌花10-15朵,黄色。瘦果倒卵形或长圆形,无毛。花、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缘、路旁、河边、草地、草甸及灌丛等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等地。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肺炎;扁桃体炎;丹毒;痈肿疔疖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5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的功能。用于痈疽、疮肿。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少年红

    药材名称少年红拼音Shào Nián Hónɡ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紫牛科植物少年红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disia alyxiaefolia Tsiang et C.

  • 肉桂

    《中国药典》:肉桂药材名称肉桂拼音Ròu Guì英文名CORTEX CINNAMOMI来源本品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 的干燥树皮。多于秋季剥取

  • 榆仁酱

    《中药大辞典》:榆仁酱药材名称榆仁酱拼音Yú Rén Jiànɡ别名榆酱(《齐民要术》)。出处《食疗本草》来源榆荚仁和面粉等制成之酱。制法《纲目》:"取榆仁水浸

  • 白芍

    《中国药典》:白芍药材名称白芍拼音Bái Sháo英文名RADIX PAEONIAE ALBA别名芍药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 的干

  • 芭蕉头

    药材名称芭蕉头拼音Bā Jiāo Tóu别名芭蕉、牙蕉、板蕉来源芭蕉科芭蕉属植物芭蕉Musa basjoo Sieb et Zucc.,以根、茎和花入药。根及茎四季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夏秋

  • 麻羊藤

    药材名称麻羊藤别名复叶葡萄、黑葡萄、野葡萄来源葡萄科麻羊藤Vitis piasezkii Maxim.,以幼茎流出液汁入药。生境分部陕西、山西、河南、四川。性味微苦、涩,平。功能主治消食清热,凉血。主

  • 鳙鱼

    《中药大辞典》:鳙鱼药材名称鳙鱼拼音Yōnɡ Yú别名鱃鱼(《山海经》),鰫鱼(《上林赋》),皂包头、皂鲢(姚可成《食物本草》),黑包头鱼(《食物本草会纂》),鳙头鲢(《医林纂要》),鯼鱼(

  • 泉水

    药材名称泉水拼音Quán Shuǐ出处泉水首载于《本草拾遗》。1.《嘉佑本草》补出“泉水”条。2.《品汇精要》谓:“穴沙石面出者,谓之泉水……凿地取水曰井。夫井亦泉耳。用:

  • 松下兰

    药材名称松下兰拼音Sōnɡ Xià Lán别名土花、地花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鹿蹄草科植物松下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onotropa hypopitys L.[Hyp

  • 慈竹根

    《中药大辞典》:慈竹根药材名称慈竹根拼音Cí Zhú Gēn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根茎。性味下乳。功能主治内服:炖肉或煎汤,鲜者1~4两。摘录《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