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药材>川桐皮

川桐皮

药材名称川桐皮

拼音Chuān Tónɡ Pí

英文名Septemlobate Kalopanax Bark

别名茨楸、棘揪

来源为五加科植物刺楸Kalopanax septemlobus (Thunb.)Koidz.的树皮。全年可采,以春季为好,晒干。

原形态落叶乔木,枝有粗刺。叶在长枝上互生,在短枝上簇生,掌状5~7裂,裂片三角状卵形至长圆状倒披针形,先端渐尖或骤凸,边缘有细锯齿,下面幼时有短柔毛。伞形花序聚生为圆锥花序;花白色或淡黄绿色;萼齿5;花瓣5;雄蕊5,花丝比花瓣长1倍以上;子房下位,2室,花柱2,合生成柱状,先端分离。果球形,熟时黑色。花期7~8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地疏林中。产于安徽、湖北、湖南、广西。

性状树皮板状或向内卷曲,厚2~7mm。外表面浅灰黑色,有灰白色斑纹,或灰绿色至黑褐色地衣附着,具纵皱纹及裂纹并有棕褐色菱形皮孔,钉刺乳头状,稍呈纵向扁长,顶端有锐刺或因除掉而留下的痕迹,钉刺基部直径0.5~1cm,较大的钉刺有的稍有环纹;内表面黄棕色,平滑,有细纵纹。质坚硬,断面纤维性。气微,味微辛、略麻舌。

化学成分树皮含鞣质、黄酮、香豆素、树酯、精油及少量生物碱;根皮含刺楸毒甙(kalotoxin)、刺楸皂甙。

性味性平,味微苦。

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络,止痛。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腰膝疼痛;外用跌打损伤。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金剪刀草

    药材名称金剪刀草拼音Jīn Jiǎn Dāo Cǎo别名河边威灵仙、铜脚威灵仙来源毛茛科铁线莲属植物湖州铁线莲Clematis huchouensis Tamura,以根及全草入药。夏秋采根和藤叶分开

  • 南天竹叶

    《中药大辞典》:南天竹叶药材名称南天竹叶拼音Nán Tiān Zhú Yè别名南竹叶(《百草镜》),天竹叶(《上海常用中草药》)。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小檗科植物南天竹的

  • 鮹鱼

    药材名称鮹鱼拼音Shāo Yú别名烟管鱼、火筒、海灯世、灯笼鱼、火管、马鞭鱼、竹鱼来源药材基源:为烟管鱼科动物鳞烟管鱼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stularia petimba Lacepede

  • 面根藤

    《中药大辞典》:面根藤药材名称面根藤拼音Miàn Gēn Ténɡ别名蒚子根、兔儿苗、狗儿秧、秧子根(《救荒本草》),奶浆藤(《分类草药性》),面根草、狗儿完(《天宝本草》),小旋

  • 臭李子

    药材名称臭李子拼音Chòu Lǐ Zi别名老鸹眼、老乌眼。出处过去曾将《本经》所载鼠李考证为本品,然根据植物分布,《本经》等诸家本草所载鼠李并非本种,当为鼠李科植物冻绿 Rhamnus utilis

  • 毛足铁线蕨

    药材名称毛足铁线蕨拼音Máo Zú Tiě Xiàn Jué英文名Bonat's Maidenhair别名毛脚钱线蕨、猪鬃草出处始载于《中国蕨类植物图谱》。来源药材基源:为铁线蕨科植物毛足铁

  • 中亚天仙子

    药材名称中亚天仙子来源茄科中亚天仙子Hyoscyamus pusillus L.,以叶、种子入药。生境分部新疆、西藏。性味苦、辛,温;有大毒。功能主治解痉止痛,安神定喘。用于胃痉挛疼痛,喘咳,癫狂。摘

  • 冰片

    《中国药典》:冰片药材名称冰片拼音Bīnɡ Piàn英文名BORNEOLUM SYNTHETICUM别名合成龙脑、梅片、艾粉、结片来源分机制冰片与艾片两类。机制冰片以松节油、樟脑等为原料经化

  • 猴楠

    药材名称猴楠拼音Hóu Nán别名香樟、牛筋条、牛荆树来源樟科猴樟Cinnamomum bodinieri Levl. [C. hupehanum Gamble],以根皮、果实入药

  • 藤壶

    药材名称藤壶拼音Ténɡ Hú别名石疥;大石疥来源药材基源:为藤壶科动物白脊藤壶的肉或壳。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lanus albicostatus Pilsbry采收和储藏:全年抱歉可采,取肉,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