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药材>大唇马先蒿

大唇马先蒿

药材名称大唇马先蒿

拼音Dà Chún Mǎ Xiān Hāo

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大唇马先蒿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dicularis rhinanthoides Schrenk.subsp.labellata(Jacq.) Tsoong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磊唇马先蒿多年生草本,高15-30cm。根肉质。茎多条从基部发出。基生叶成丛,有长柄,柄长2-5cm;叶片披针状长圆形,羽状全裂,裂片9-12对,卵形,边缘有锐齿;茎生叶少,柄短。总状花序短;苞片叶状,无毛或有疏毛;花萼长卵形,齿5,后方1枚较小,全缘,其余的基部狭缩,上部卵形且有锯齿;花冠玫瑰色,筒长于萼1倍,盔上喙多少膝状屈曲向前,喙长达8-10mm,常作S形卷曲,下唇宽2.5-3cm,基部宽心形,伸到筒的后方,侧裂大于中裂1倍;雄蕊着生于筒端,前方1对花丝有毛。蒴果披针状卵形,有小凸尖。种子卵圆形,有网纹。花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0-4500m的山谷潮湿处和高山草甸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河北、山西、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根肉质,茎叶皱缩。完整叶片展平后呈披针状矩圆形,羽状全裂,裂片缘有锐齿。苞片叶产太;花萼长卵状,全缘;花冠玫瑰色。蒴果披针状卵形,有小凸尖。气微,味微苦。

性味味甘;苦;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主痢疾;腹泻;肝炎尿路感染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三叶槭根

    药材名称三叶槭根拼音Sān Yè Qì Gēn别名三叶鸦枫。来源药材基源:为槭树科植物建始槭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er henryi Pax采收和储藏:夏、秋间采挖,洗净,切片,晒干。原形态建

  • 血满草

    《中药大辞典》:血满草药材名称血满草拼音Xuè Mǎn Cǎo别名接骨药、大血草、接骨丹、血管草(《云南中草药》),苛草、接骨木(《西藏常用中草药》),榆古兴那布(藏名)。出处《云南中草药》

  • 桦叶荚蒾

    药材名称桦叶荚蒾拼音Huà Yè Jiá Mí别名卵叶荚蒾、红对节子、高粱花来源忍冬科桦叶荚蒾Viburnum betulifolium Batal.[V. o

  • 画眉草

    《中药大辞典》:画眉草药材名称画眉草拼音Huà Méi Cǎo别名榧子草(《植物名实图考》),星星草(《植物名汇》),蚊子草(《种子植物名称》)。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禾本科植

  • 铁灯兔耳风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灯兔耳风药材名称铁灯兔耳风别名永嘉兔耳风来源菊科铁灯兔耳风Ainsliaea macroclinidioides Hayata,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浙江、安徽、福建、台湾、江西、

  • 松针

    药材名称松针拼音Sōnɡ Zhēn来源为松科松属植物中的西伯利亚红松、黑松、油松、红松、华山松、云南松、思茅松、马尾松等的针叶。性味苦、涩,温。功能主治祛风活血,明目,安神,解毒,止痒。用于流行性感冒

  • 单头紫菀

    《中药大辞典》:单头紫菀药材名称单头紫菀拼音Dān Tóu Zǐ Wǎn别名喉风草、百条根、牛舌草、打风草、野白菊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陀螺紫菀的全草。夏、秋采,鲜用或晒干。

  • 鸭脚木皮

    《中药大辞典》:鸭脚木皮药材名称鸭脚木皮拼音Yā Jiǎo Mù Pí别名西加皮(《陆川本草》),鸭脚皮(《岭南草药志》)。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五加科植物鹅掌柴的根皮及树皮。原

  • 番泻叶

    《中国药典》:番泻叶药材名称番泻叶拼音Fān Xiè Yè英文名FOLIUM SENNAE别名泻叶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狭叶番泻Cassia angustifolia Vahl或尖叶番

  • 金线风

    药材名称金线风别名金锁匙、银锁匙、百解藤、有毛粪箕笃、黑皮蛇来源防己科轮环藤属植物粉背轮环藤Cyclea hypoglauca (Schauer) Diels,以根、叶或全株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