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药材>大叶贯众

大叶贯众

药材名称大叶贯众

拼音Dà Yè Guàn Zhònɡ

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楔型大羽贯众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rtomium macrophyllum Tagawa f.muticum(Christ)Ching et Shing[C.falcatum var.muticum Christ]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除去泥砂和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植株高40-80m。根茎斜升,与叶柄基部疏被暗褐色、阔披针形大鳞片。叶簇生;叶柄长20-30cm,深禾秆色,被疏鳞片;叶片纸质,椭圆形,长30-50cm,沿叶轴、羽柄被少数纤维状鳞片,单数一回羽状;羽片多至7对以上,通常向上渐变小,顶生羽片三尖叉形,长达10cm,宽3-4cm,基部圆楔形或楔形,上侧往往稍突出;叶脉网状,中脉两侧各有网眼7-8行。孢子囊群生于内藏小脉中部;囊群盖圆盾形,全缘。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密林下或溪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湖北、湖南、西藏等地。

性味苦;微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流感;乙脑;崩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雪上一枝蒿

    药材名称大雪上一枝蒿拼音Dà Xuě Shànɡ Yì Zhī Hāo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多裂乌头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onitum polyschistum Hand.Mazz.采收

  • 毛花洋地黄

    药材名称毛花洋地黄别名毛花毛洋黄来源玄参科毛花洋地黄Digitalis lanata Ehrh.,以叶入药。化学成分叶含毛花洋地黄甙甲、乙、丙。毛花洋地黄甙丙经酶水解产生地毒甙(digoxin,C41

  • 射罔

    《中药大辞典》:射罔药材名称射罔拼音Shè Wǎnɡ出处《本经》来源为毛茛科植物草乌头汁制成的膏剂。性味苦,热,有毒。①《药对》:"温。"②《本草经集注》:"大

  • 皮哨子

    《中药大辞典》:皮哨子药材名称皮哨子拼音Pí Shào Zi别名无患子(《滇南本草》整理本),油患子(四川)。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川滇无患子的果皮或种子。原形态落叶乔

  • 鳣鱼肝

    《中药大辞典》:鳣鱼肝药材名称鳣鱼肝拼音Zhān Yú Gān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鲟科动物鳇鱼的肝。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鳣鱼"条。性味无毒。功能主治主恶疮疥癣。注意勿以盐

  • 桃儿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桃儿七药材名称桃儿七拼音Táo ér Qī别名桃耳七、小叶莲来源为小檗科植物鬼臼Sinopodophyllum emodi (Wall.),以根及根状茎入药。秋

  • 大头橐吾

    药材名称大头橐吾别名兔打伞、猴巴掌、望江南来源菊科大头橐吾Ligularia japonica (Thunb.) Less.,以根、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福建、台湾、浙江、江西、湖北、广东。性味辛,微温。

  • 顶果膜蕨

    药材名称顶果膜蕨拼音Dǐnɡ Guǒ Mó Jué来源药材基源:为膜蕨科植物顶果膜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menophyllum khasyanum Hook.et Bak.[H.denti

  • 丽春花果实

    药材名称丽春花果实拼音Lì Chūn Huā Guǒ Shí出处《中国药植图鉴》来源罂粟科植物丽春花的果实。化学成分种皮含吗啡、那可汀、蒂巴因。种子含油47.6%,油中含亚麻酸67

  • 桂木干

    《中药大辞典》:桂木干药材名称桂木干拼音Guì Mù Gān别名狗果(《岭南采药录》),胭脂公(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广东中药》Ⅱ来源为桑科植物桂木的果实。秋季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