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药材>地蜂子

地蜂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蜂子

药材名称地蜂子

别名蜂子芪、山蜂子、软梗蛇扭、毛猴子、独脚伞、独脚委陵菜、三爪金、地蜘蛛、铁枕头、三叶翻白草

来源为蔷薇科委陵属植物三叶委陵菜Potentilla freyniana Bornm.和地蜂子P. freyniana Bornm. var. sinica Migo,以根或全草入药。夏秋采收,鲜用或晒干。

性味苦、涩,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痛止血。用于肠炎,痢疾,牙痛,胃痛,腰痛,胃肠出血,月经过多,产后或流产后出血过多,骨髓炎,跌打损伤;外用治创伤出血,骨结核,烧烫伤,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3~5钱,水煎服;或研粉冲服,每用0.5~1钱;外用适量,捣烂或研粉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地蜂子

药材名称地蜂子

拼音Dì Fēnɡ Zǐ

英文名all-grass of Nippon Cinquefoil

别名狼牙委陵菜、铁秤砣、铁钮子、山蜂子、三爪金、播丝草、地蜘蛛、铁枕头、白里金梅、三片风、地风子、三叶蛇子草、蜂子芪、独脚伞、独脚委陵菜、三叶翻白菜、三叶薄扇、三叶蛇莓、大花假蛇莓三张叶、软梗蛇扭、毛猴子、蜂子七、土蜂子、大救驾、地骨造、独立金蛋

出处始载于《四川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三叶委陵菜和中华三叶委陵菜的根及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otentilla freyniana Bornm.2.Potentilla freyniana Bornm.var.sinica Migo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挖带根的全草,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1.三叶委陵菜多年生草本,高8-25cm。有纤匐枝或不明显。根分枝多,簇生。花茎纤细,直立或上升,被疏柔毛。基生叶掌状三出复叶,连叶柄长4-30cm;托叶膜质,褐色,外被稀疏长柔毛;小叶片长圆形、卵形或椭圆形,先端急尖或圆钝,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边缘有多数急尖锯齿,两面疏生平铺柔毛,下面沿脉较密;茎生叶1-2,小叶与基生叶相似,唯叶柄很短,叶边缘锯齿减少;托叶草质,呈缺刻状锐裂,有稀疏长柔毛。花两性;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花直径0.8-1cm;萼片5,三角卵形,先端渐尖,副萼片5,披针形,先端渐尖,与萼片近等长,外被平铺柔毛;花瓣5,长圆倒卵形,先端微凹或圆钝,淡黄色;花柱近顶生,上部粗,基部细。成熟瘦果卵球形,直径0.5-1mm,表面有显着脉纹。花、果期3-6月。

2.中华三叶委陵菜与三叶委陵菜主要不同点是:本变种茎和叶柄上柔毛较密。小叶两面被开展柔毛或微开展柔毛,尤其沿脉较密,小叶片菱状卵形或宽卵形,边缘具圆钝锯齿,花茎或纤匐枝上托叶卵圆形且全缘,极稀先端2裂,花、果期4-5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300-2100m的山坡草地、溪边及疏林下阴湿处。

2.生于海拔200-800m的草丛中及林下阴湿处。

资源分布:1.分布于东北、西南、、及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等地。

2.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三叶委陵菜根茎呈纺锤形、圆柱形或哑铃形,微弯曲,有的形似蜂腹,长1.5-4cm,直径0.5-1.2cm,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粗糙,有皱纹和突起的根痕及须根,顶端有叶柄残基,被柔毛。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颗粒状,深棕色或黑褐色,中央色深,在扩大镜下可见白色细小结晶。气微,味微苦而涩,微具清凉感。

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木栓层为10余列细胞,淡棕黄色。皮层狭窄,4-10余列细胞。韧皮部筛群易见。形成层呈环状。木质部导管数个或10余个成群。射线较宽。髓部发达。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有的含草酸钙簇晶。

根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细胞。皮层狭窄:内皮层较特殊,有2层,其中间隔有两层薄壁细胞,凯氏点明显。中柱鞘为1列薄壁细胞。韧皮部较宽,可见筛管群。形成层呈环。木质部导管较少,作放射状排列。髓部小。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及草酸钙簇晶。

粉末特征:根茎粉末淡黄棕色。淀粉粒众多,单粒类圆形,直径3-17μm,脐点点状,裂缝状或飞鸟状,层纹不明显;复粒由2-4分粒组成。梯纹和网纹导管直径7-30μm。草酸钙簇晶直径20-30μm。此外,有木栓细胞及非木化的薄壁细胞。

鉴别理化鉴别,取本品粗粉1g,加乙醇20ml,回流15min,滤过,滤液供下列试验:(1)取滤液1ml,加亚硝酸钠少许,加硫酸约1ml,溶液显红色。

(2)了滤液1ml,加1%三氯化铁乙醇液1-2滴,溶液显蓝绿色。

(3)取滤液4ml,置蒸发皿中蒸干,加入醋酐1ml溶解,沿蒸发皿壁加入1滴浓硫酸,先呈紫红色,后变为绿色。

性味甘;温

归经肺;大肠;胃;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敛疮止血,散瘀止痛。主咳嗽,痢疾,肠炎,痈肿疔疮,烫伤,口舌生疮,骨髓炎,骨结核,瘰疬,痔疮,毒蛇咬伤,崩漏,月经过多,产后出血,外伤出血,胃痛,牙痛,胸骨痛,腰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研末服,1-3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或研末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为跌打损伤的要药。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茖葱

    《中药大辞典》:茖葱药材名称茖葱拼音Luò Cōnɡ别名格葱(《千金·食治》),山葱(《唐本草》),隔葱、鹿耳葱(《救荒本草》)。出处《唐本草》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茖葱的鳞茎。原形态多

  • 鹬肉

    《中药大辞典》:鹬肉药材名称鹬肉拼音Yù Ròu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鹬科动物红脚鹬或鹬属其他种动物的肉。原形态体长约27厘米。嘴长,端部黑色,上嘴基部褐色,下嘴基部角黄色。虹膜黑

  • 钩钱草

    药材名称钩钱草拼音Gōu Qián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灯心草科植物江南灯心草的茎髓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Juncus leschenaultii Gay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割取茎部晒干,或

  • 蜈蚣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蜈蚣兰药材名称蜈蚣兰拼音Wú Gōnɡ Lán别名金百脚、石蜈蚣、飞天蜈蚣、岩洛、蜈蚣草、百脚蜈蚣、柏子兰来源兰科隔距兰属植物蜈蚣兰Cleisostoma sc

  • 大理菊

    药材名称大理菊拼音Dà Lǐ Jú别名天竺牡丹、大理花、西番莲、洋芍药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大丽花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ahlia pinnata Cav. [D. uariabilis D

  • 胡荽子

    《中药大辞典》:胡荽子药材名称胡荽子拼音Hú Suī Zǐ别名芫荽子(《普济方》)。出处《千金·食治》来源为伞形科植物芫荽的果实。8~9月果实成熟时采取果枝,晒干,打下果实,除净杂

  • 大伸筋

    药材名称大伸筋拼音Dà Shēn Jīn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木兰科植物小花五味子的根。秋季采挖,切片晒干或鲜用。原形态蔓生或缠绕性藤本。茎长达3米,具皮孔;枝赤红,无毛。叶互生,椭圆形或

  • 三叶莲

    药材名称三叶莲拼音Sān Yè Lián别名大木通来源药材基源:为木通科植物宽叶八月瓜Holboellia latifolia Wall.和小花八月瓜H.parviflora(Hemsl.)Gagne

  • 出山虎

    药材名称出山虎拼音Chū Shān Hǔ别名边耳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爱地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eophila herbacea (L.) 0.Kuntze[G.reniformisD

  • 乌口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乌口树药材名称乌口树拼音Wū Kǒu Shù别名茶山虫、土五味子、达仑木来源茜草科乌口树Tarenna attenuata (Voigt)Hutch.,以全株入药。生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