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药材>鬼笔

鬼笔

《中药大辞典》:鬼笔

药材名称鬼笔

拼音Guǐ Bǐ

别名朝生暮落花、狗溺台(《本草拾遗》)。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为鬼笔科植物细皱鬼笔子实体

原形态子实体发生之初,为卵圆形,长径约2厘米,白色柔软,有弹力,内部发达时,则外皮破裂,抽出条柄,高10~15厘米。全体极软,头部的菌盖呈钟状,朱红色,有细微的皱纹,表面有粘液,发恶臭;柄的上部淡红色,下半部白色。

生境分部生于竹林等阴湿地处。

功能主治①《本草拾遗》:"主恶疮、疽、匿、疥、痈、蚁瘘等,并日干,末,和油涂之。"

②《纲目》:"研末,敷下疳疮。"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鬼笔

药材名称鬼笔

拼音Guǐ Bǐ

别名朝生暮落花、狗溺台、蛇卵蛋、狗鞭参、蛇头菌

出处出自《本草观目拾遗》:朝生暮落花,生粪秽处,头如笔,紫色,朝生暮死。菌从地出者,皆主疮疥,牛粪上黑菌尤佳。更有烧作灰地,经秋雨生菌重台,名仙人帽,大主血。《纲目》:鬼笔,此亦鬼盖之类而无伞者,红紫松虚,如花之状,故得花名。

来源药材基源:为鬼笔科真菌红鬼笔的子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allus rubicundus (Bosc.)Fr.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洗净,晒干。

原形态子实体高6-20cm,幼期包于白色的肉质膜内。菌盖钟形,高1.5-3.3cm,宽1-1.5cm,顶端平截,中央有一穿孔,外表具网络和凹巢。表面覆盖以青褐色、粘而有臭气的孢体,菌柄圆柱状,橘红色,向下色渐淡,中空,海绵质。孢子椭圆形,透明,(4-4.5)μm×2μ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竹林或混交林地、路边或田野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北、西南及辽宁、陕西、江苏、浙江、福建、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苦;性寒;有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生肌。主恶疮;痛疸;喉痹;刀伤;烫火伤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敷或香油调涂。

注意本品有毒,禁服

各家论述1.《本草拾遗》:主恶疮、疽、NI、疥、痈、蚁瘘等,并日干,末,和油涂之。

2.《纲目》:研末,敷下疳疮。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短冠草

    药材名称短冠草拼音Duǎn Guàn Cǎo别名小伸筋草来源玄参科短冠草Sopubia trifida Buch.-Ham.,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功

  • 山枇杷叶

    《中药大辞典》:山枇杷叶药材名称山枇杷叶拼音Shān Pí Pá Yè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冬青科植物山枇杷的叶片。性味性平,味涩,无毒。功能主治健胃,平喘。治风热鼻塞、

  • 杠木

    药材名称杠木拼音Gànɡ Mù出处《宁夏中草药手册》来源为壳斗科植物辽东栎的果实。秋季采收。原形态辽东栎,又名:柴树、青冈柳、小叶青冈。落叶乔木,高5~10厘米。树皮暗褐色;幼枝无

  • 雪药

    《全国中草药汇编》:雪药药材名称雪药拼音Xuě Yào别名毛花点草来源荨麻科花点草属植物毛花点草Nanocnide pilosa Migo,以全草入药。春夏采集,洗净泥土,鲜用或晒干。性味酸

  • 粗榧枝叶

    药材名称粗榧枝叶拼音Cū Fěi Zhī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三尖杉科植物粗榧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phalotaxus sinensis (Rehd.et Wils.)Li[C.drupa

  • 鲨鱼皮

    药材名称鲨鱼皮拼音Shā Yú Pí别名鲛鱼皮来源药材基源:为皱唇鲨科白斑星鲨或其他鲨鱼的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Mustelus manazo Bleeder2.Mustelus griseus

  • 灯油藤子

    药材名称灯油藤子拼音Dēnɡ Yóu Ténɡ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锥序南蛇藤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lastrus paniculatus Willd.采收和储藏:果实成熟后采收,

  • 斑点虎耳草

    药材名称斑点虎耳草拼音Bān Diǎn Hǔ ěr Cǎo英文名blotch saxifraga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虎耳草科植物斑点虎耳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x

  • 藏绵芪

    药材名称藏绵芪别名滇绵芪、春黄芪来源豆科藏绵芪Astragalus tibetanus Benth ex Bunge,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西藏。性味甘、温。功能主治强壮补气,排脓生肌,利尿止汗。治

  • 玄台

    药材名称玄台别名黑参来源玄参科玄台Scrophularia henryi Hemsl.,以块根入药。生境分部湖北。功能主治消炎,解热。主治咽喉炎,口腔炎,眼结膜炎,淋巴腺肿及呼吸器官炎症。用法用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