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伤寒论》。即蜜煎导,见该条。
见《重楼玉鑰》卷上。即辛乌散,见该条。
见《四川中药材生产技术》。为鹿肾之别名,详该条。
指头、腹、足三处。《千金方》卷二十八:“头腹足为三元也。”
见产育保庆集条。
【生卒】:约540~630【介绍】:隋唐间名医。常州义兴(今江苏宜兴)人。以专长治疗骨蒸病(结核病)而著名。他诊治疾病重视切脉识病,批判那种“不能别脉,莫识病源,以情臆度,多安药味”的医生。据载陈国柳
①音钗(chài)。同瘥。病愈。《备急千金要方》:“皆须备诸火灸,乃得永差耳。”②音叉(chā)。①病情减轻。《素问·风论》:“肺风……时咳短气,昼日则差,暮则甚。”②较、尚可。《梦溪笔谈》:“凡合血
【介绍】:明代医生。字世彦。浙江绍兴人。世医出身,在当地以医术闻名,性格慷慨,乐于助人。著有《名医抄》、《经验良方》等书,皆佚。
见《闽东本草》。为荭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本草经集注》。即钩藤,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