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脉之较大者,为本经别走邻经之络脉。十二经脉与任督二脉各有一支别络,再加脾之大络,合为十五别络。《难经·二十三难》:“别络十五,皆因其原,如环无端,转相灌溉,朝于寸口人迎,以处百病而决死生也。”
针刺和艾灸的合称。《素问·疏五过论》:“刺灸砭石毒药所主。”
见《增订伪药条辨》。为黄连药材之一种,详黄连条。
见《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为宝盖草之别名,详该条。
指病因和病理均属热而表现出寒的假象。参见真热假寒条。
病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十三丁之一。其疔皰黑似灸疮,大如钱孔,形高,四畔泡浆色赤黄。治见疔疮条。
病名。即趾关节脱臼。见《伤科补要》卷二。因跌扑所伤。局部肿胀、疼痛剧烈,趾骨突向一侧,活动受限。治宜手法复位,内服复元活血汤或七厘散,并用海桐皮汤温洗,配合功能锻炼。
【介绍】:宋代官吏。字华父。蒲江(今四川蒲江)人。著《学医随笔》1卷。
气功术语。一般认为,在气功和武术中,静功和动功互相配合,效果显著。
即火针。《素问·调经论》:“病在骨,焠针、药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