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1977年版。又名苦豆子草。为豆科植物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的茎叶。苦,寒,有毒。清热燥湿。治肠炎,细菌性痢疾。煎服:1.5~3克。内服过
病名。见《东医宝鉴》卷一。指老花眼,参见该条。
病名。出《疡科心得集》卷中。即腓腨发,见该条。
《竹林寺产科》:“一生经闭,名曰石困。”详石女条。
出《五十朋赋》。指怀孕之始。
见天元玉册条。
病证名。五般聤耳之一。耳内腥臭,多由澡浴水入耳中,水湿停留,搏于气血,酝酿成热所致。治法见伍耳条。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铜锤草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即通天,见该条。
病名,鼻漏证之因风邪而发者。《外科启玄》卷七:“二曰风漏,其孔内痒甚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