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臑骨

猜你喜欢

  • 肺痛

    证名。指肺部作痛。多因气滞血瘀所致。治以散瘀止痛为主。《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下利肺痛,紫参汤主之。”

  • 病色相克

    指病证与面部色泽相克。是古人根据五行生克的理论,分析面部颜色的变化,以判断病情顺逆的一种方法。病色相克,一般属逆证。例如麻疹一类热性病人(病证属火)而见面白(白属金),根据火克金的关系,称为“病克色”

  • 烂乳蛾

    病名。系指患乳蛾而喉核溃烂者。多由肺胃热毒薰蒸咽喉所致。《喉科指掌》卷三:“此症因肺胃郁热,红肿烂斑大痛,难于饮食。”详烂头乳蛾条。

  • 阴疳

    即阴疮。详该条。

  • 香附子散

    见《妇科玉尺》卷五。即香附散第一方,见香附散条。

  • 足太阴之别

    十五络脉之一。出《灵枢·经脉》。即足太阴络脉,见该条。

  • 癞格宝草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天名精之别名,详该条。

  • 内发丹毒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四。为丹毒发于腰胁者。多由热毒兼肝火而致。治宜清热解毒泻肝火,内服化斑解毒汤加柴胡、黄芩、山梔等,亦可于患处针刺放血。见丹毒条。

  • 伤暑霍乱

    病名。见《张氏医通·霍乱》。因感受暑热所致。症见身热烦渴,气粗喘闷,上吐下泻,神情躁扰等;甚则昏闷,抽掣,厥逆少气,唇面爪甲皆青,六脉俱伏,吐出酸秽,泻下臭恶,便溺黄赤者,此火伏于厥阴,如热极似阴之候

  • 交筋

    名词。出汉·马王堆医书《合阴阳方》。即阴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