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脱肛

脱肛

病名。见《诸病源候论》卷五十。谓:“脱肛者,肛门脱出也。”又名州出截肠,包括直肠或直肠粘膜脱出。以老年、小儿及素体虚者易患本病,多因中气不足气虚下陷湿热下注大肠所致。便后脱出的肛肠,初期可自然还纳,中期须用手托送回,晚期常因咳嗽、用力、步行等而随时脱出。治法气虚者宜益气升陷,服补中益气汤;湿热下注大肠者先清利湿热,兼以升提,如黄芩黄连槐角黄柏升麻柴胡之类。外治可用香荆散,五倍子白矾等煎汤薰洗。脱肛严重或经药物治疗无效者,应酌情选用注射疗法,手术治疗等。

猜你喜欢

  • 风热喉闭

    病名。系指喉闭之因于风热者。《疮疡经验全书》卷一:“风热喉闭内外俱肿者,谓其人久积热毒因而感风,风热相搏,发出外来则壅喉间。其人面赤腮肿,身发寒热,喉中有块如拳,外色鲜红。”治宜疏风解毒,泻火消肿。可

  • 劳极

    病名。①指肾虚劳损者。《济生方》卷一:“肾虚劳损,卧多盗汗,小便余沥,阴湿痿弱,名劳极。”可用磁石丸等方。②指劳瘵。《医学正传·劳极》:“大抵不过咳嗽发热,咯血吐痰,白浊白淫,遗精盗汗,或心神恍惚,梦

  • 食滞丹毒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四。即滞热丹毒。见该条。

  • 谈金章

    【介绍】:清初儿科医家。字心揆,一字黄郛。其先浙江嘉兴人,自其祖始迁居梅里(今江苏无锡)。已历二十一世业医,承家学,亦精于医,尤擅儿科。著有《诚书》(一作《幼科诚书》)16卷(1661年)、《诚书痘疹

  • 九步香

    见《浙南本草新编》。为隔山香之别名,详该条。

  • 中客忤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六。即客忤。详该条。

  • 新镌医论

    见肯堂医论条。

  • 乳根

    经穴名。代号ST18。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位于胸部,在第五肋间隙中,距胸正中线4寸处。布有第五肋间神经分支及肋间动、静脉分支。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少乳,乳痈;以及肋间神经痛,乳腺炎等。斜

  • 香通

    见《四川中药志》。为香樟根之别名,详该条。

  • 五色黄

    黄病二十八候之一。见《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由脾热引起身黄。若脾更移热于它脏,则于身面、眼目、或舌下并可出现该脏之色。如脾移热于肝则可见眼青黄,面色黄,脉亦青;如脾移热于心,则其人身热而发赤黄,眼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