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浙江中药手册》。为莎草之别名,详该条。
睫毛的简称。详该条。
出《小儿药证直诀》。即肺脏怯。详该条。
气功功法。见胎息条。
见武昌医学馆丛书八种条。
疮疡内治法中“消、托、补”三大法则之一。见《集验背疽方》。凡疮疡溃后,毒势已去,正气虚弱,脓水清稀,疮口难敛者,宜用补法。如气虚者用四君子汤,血虚者用当归补血汤,气血俱虚者用十全大补汤,中气不足者用补
《素问》篇名。齐与剂同,限剂、分剂的意义。本篇强调要根据病的部位而确定针刺的浅与深,必须有限度和分部,不然就是违反刺法,故名。
宋代医官职称。其职位仅次于太医局令,协助太医令主管太医局工作。
见《滇南本草》。即鳢鱼,详该条。
病名。即伤食泻。何惠川《文堂集验方·泄泻》:“食积泻,或胀或痛,痛甚而泻,泻后痛减,得食又痛,粪色白者是。”详伤食泻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