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肾阴虚
参肺肾两虚条。
参肺肾两虚条。
综合性医著。3卷。清·赵濂撰于1883年。上、中二卷医法补要,论述内、外科等多种病证的证候、治法和方药。下卷见症实录,记载治案196条,反映了作者各科的临床经验。全书内容简要,切于实用。赵氏在治法上敢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即圆红散,见该条。
【介绍】:见元达条。
见《中药材品种论述》。为白附子之药材名,详该条。
出《幼科发挥》。即百晬内嗽,详该条。
①病证名。①消渴病之一。《诸病源候论·消渴病诸候》:“内消病者,不渴而小便多是也。由少服五石,石热结于肾内也。”《千金要方》卷二十一:“内消之为病,当由热中所作也。小便多于所饮。令人虚极短气。夫内消者
见《广西中药志》。为落地生根之别名,详该条。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铁筷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牙痛之因于虚火上炎者。素体阴虚,或房劳伤肾,肝肾两亏,虚火上炎,致齿牙浮动。症见牙齿隐痛,唇红赤,腰膝酸软无力,脉细数。治宜滋养肝肾。可选用知柏地黄汤、大补阴丸、左归饮等加减。参见牙痛条。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甘遂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