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药材>老龙皮

老龙皮

《全国中草药汇编》:老龙皮

药材名称老龙皮

拼音Lǎo Lónɡ Pí

别名石龙皮、石龙衣、癞肚皮、蛇皮苔、石花

来源地衣类牛皮叶科肺衣属植物网肺衣Lobaria retigera Trevis.,以叶状体入药。四季可采,洗净晒干。

性味微苦、淡,平。

功能主治健脾利水,祛风止痒。用于消化不良,小儿疳积,肾炎水肿,腹水,皮肤瘙痒;外用治烧烫伤,疮疡肿毒。

用法用量3~5钱,外用适量,研粉撒布或油调敷患处。

备注(1)珊瑚芽肺衣Lobaria isidiosa Wain.,陕西亦作老龙皮用。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老龙皮

药材名称老龙皮

拼音Lǎo Lónɡ Pí

别名石龙皮、石龙衣

出处《陕西中草药》

来源牛皮叶科植物肺衣全体。全年可采,洗净,晒干。

原形态肺衣,又名:兜衣。

地衣植物。体大形,叶状,长约20厘米,凸凹不平,如网状,边缘分裂,裂片如鹿角状,先端平截,上面湿润时鲜绿色,干燥时黄褐色或褐色,下面白色,凹内密生黄褐或黑褐色茸毛。子器亦褐色,皿状,直径1~3毫米;雄器小,黑点状,生于上面裂片边缘和凸出部棱线上。

生境分部生于树干或林下岩石上。分布陕西、四川、江苏、浙江、安徽、江西、云南等地。

性味淡微苦,平。

功能主治健脾利水,祛风止痒,消炎。治消化不良,小儿疳积,蛔虫症,腹胀,肾炎水肿,烫火伤,皮肤瘙庠,无名肿毒。

复方①治浮肿,腹内胀痛:老龙皮五钱,楤木根皮,天蓬草各三钱,太白米一钱,枇杷芋二钱,冬瓜皮四钱,水煎服。

②治少腹胀痛:老龙皮、红石耳各三钱,鱼腥草二钱,枇杷芋一钱,空心萝卜一个,水煎服。

③治烫火伤:老龙皮适量,研细粉,或烧灰研粉,香油或菜油调敷。

④治无名肿毒:老龙皮、雄黄、明矾各一钱,冰片五分,菜油调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老龙皮

药材名称老龙皮

拼音Lǎo Lónɡ Pí

别名老龙七、石龙皮、石龙衣

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牛皮叶科植物肺衣、裂芽肺衣,平滑南肺衣、肺衣、网肺衣等的地衣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Lobaria kurokavae Yoshim.2.Lobaria isidiosa(Muell.-Arg.)Wain.3.Lobaria meridionalis Wain. Ver.subplana(Asah.) Yoshim.4.Lobaria pulmonaria Hoffm.5.Lobaria retigera Trev.

采收和储藏:四季可采,洗净,晒干。

原形态1.光肺衣 地衣体中型至大型,叶状,直径18cm,薄而有韧性。背面具明显的凹凸,形成网肋状不平,周边具不规则的鹿角状伸展,间有不规则分叉。共生的藻类是蓝藻。背面潮湿时呈褐橄榄色、绿橄榄色,光滑而微具光泽。腹面色泽呈黑褐色,有状假根。子囊盘多数,生于地衣体上表面网状脊上或边缘上,圆盘状。

2.裂芽肺衣 叶状体呈不规则瓣裂,直径6-11cm。背面呈赭褐色,瓣缘微显淡红色,微有网肋突起,表面微有光泽。生有扁平的鳞叶状裂芽。共生藻为蓝藻。

3.平滑南肺衣 地衣体大型,直径10-20cm。叶状体呈不规则浅裂,裂瓣阔可达1.6cm,末端较钝,腋圆。背面网脊明显而平整,纵向脊长于横向脊,裂片前端密被白色霜粉。无粉芽,多少有针状或珊瑚状裂芽。腹面近灰白色,密生茸毛,在较狭窄而凸起的裸出部分呈微红褐色。共生藻为绿藻。

4.肺衣 地衣叶状体大型,直径10-25cm。中央叶状体完整,周围呈掌状开裂,背面灰绿色,网目凸凹极明显,近中外缘有白色突起的粉芽,圆形,径1-1.5mm。腹面量深褐色,密生茸毛。子囊棒状,孢子8枚,具三横隔。

5.网肺衣 叶状体中型至大型,直径8-15cm,较薄,周围不规则延伸,叶状体边缘多呈波状,裂瓣不明显,近缘外有时呈虫蚀状孔洞。背面灰褐色、橄榄绿色。网目较小,共生藻为蓝藻。腹面淡黄褐色,有密毛茸。粉芽呈颗粒状,突起于裂片的末端,白色,上仰。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山区的树干基部、树皮表面、岩石表面或土表,成片结成群落。春、夏、秋季均可见。

2.生于林区树干上或石壁和岩石表面。

3.多生于山区林木的树干上。

4.生于针叶树的树桩基部或树干上,也见于岩石表面的苔藓丛中。习见种。

5.生于树干基部的干上或藓类丛中。习见于较干燥的松林地。

资源分布:1.光肺衣 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陕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2.裂芽肺衣 分布于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湖南、广西、云南等地。

3.分布于吉林、安徽、江西、福建、台湾等地。

4.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和西南地区。

5.分布于东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地区。

性状性状鉴别 地衣体叶状,长约20cm,凹凸不平成网状,边缘分裂,裂片鹿角状。上表面黄褐色或褐色,下表面白色,凹陷内密生褐色茸毛。子囊盘皿状,赤褐色或黑色,生于表面裂片边缘和棱线上。气微、味淡。

理化鉴别 取本品髓部,加5%-10%氢氧化钾试液,光肺衣、网肺衣无变化,裂芽肺衣呈黄色至红色,平滑南肺衣呈黄色,肺衣呈血红色;髓部加新制2%-5%对苯二胺乙醇液,光肺衣、网肺衣无变化,裂芽肺衣呈黄至橘红色,平滑南肺衣、肺衣呈黄色。

性味淡;微苦;性平

归经脾;肾经

功能主治消食健脾;利水消肿;祛风止痒。主消化不良;小儿疳积;腹胀;水肿;皮肤瘙痒;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研细粉或烧存性研粉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半蒴苣苔

    《全国中草药汇编》:半蒴苣苔药材名称半蒴苣苔别名山白菜、天目降龙草来源苦苣苔科半蒴苣苔Hemiboea henryi Clark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陕西、甘肃、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

  • 海鳝

    药材名称海鳝拼音Hǎi Shàn英文名ripple Moray别名海黄鳝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海鳝科动物波纹裸胸鳝、网纹裸胸鳝等的血、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Gymnot

  • 酸角

    《中药大辞典》:酸角药材名称酸角拼音Suān Jiǎo别名酸饺(《滇南本草》),酸梅、曼姆(《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通血香(《云南中草药选》)。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豆科植物酸豆的

  • 漏斗苣苔

    药材名称漏斗苣苔别名青竹标[贵州]来源苦苣苔科漏斗苣苔Didissandra sinoophiorrhizoides W. T. Wang [Lysionotus ophiorrhizoides He

  • 齿瓣延胡索

    《中药大辞典》:齿瓣延胡索药材名称齿瓣延胡索拼音Chǐ Bàn Yán Hú Suǒ英文名RhizomaCorydalis Turschaninovii别名蓝雀花、蓝花菜

  • 牛筋条

    药材名称牛筋条拼音Niú Jīn Tiáo别名山胡椒、诈死枫、野胡椒、假死柴、冬不落叶。来源樟科钓樟属植物牛筋树Lindera glauca (Sieb. et Zucc.)Blu

  • 半枝莲

    《全国中草药汇编》:半枝莲药材名称半枝莲拼音Bàn Zhī Lián英文名HERBA SCUTELLARIAE BARBATAE别名并头草、狭叶韩信草、牙刷草、四方马兰来源本品为唇

  • 狼油

    药材名称狼油拼音Lánɡ Yóu别名狼膏来源食肉目犬科狼Canis lupus L.,以油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功能主治补益,厚肠。主治肺结核,久咳。外治秃疮,皮肤皲裂等。用法用量2

  • 红毛菍

    药材名称红毛菍拼音Hónɡ Máo Rěn别名豺狗舌、红爆牙狼、赤芳郎、大叶母猪菍、红蕊母猪菍来源野牡丹科野牡丹属植物毛菍Melastoma sanguineum Sims,以根、

  • 三枝叶

    药材名称三枝叶拼音Sān Zhī Yè别名三叉叶、三爪皮、喜叶子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滇素馨的根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Jasminum subhumile W.W.Smith[J.subh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