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药材>竹林标

竹林标

药材名称竹林标

拼音Zhú Lín Biāo

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为紫葳科植物硬骨凌霄。全年可采。根切片晒干,叶鲜用。

原形态半藤状或近直立灌木。枝带绿褐色,常有小痂状凸起。叶对生,单数羽状复叶;总叶柄长约3~6厘米,小叶柄短;小叶多为7枚,卵形至阔椭圆形,长1~2.5厘米,先端短尖或钝,基部阔楔形,边缘有不甚规则的锯齿,秃净或于背脉腋内有绵毛。总状花序顶生;萼钟状,5齿裂;花冠漏斗状,略弯曲,橙红色至鲜红色,有深红色的纵纹,长约4厘米,上唇凹入;雄蕊突出。蒴果线形,长2.5~5厘米,略扁。花期春季。

生境分部野生或栽培。分布云南、广东等地。

药理作用叶和茎的煎剂给小鼠腹腔注射,毒性不大(两只小鼠给1克/只,24小时内不死或死1只)。对于离体豚鼠回肠及蟾蜍腹直肌无明显作用,对离体大鼠子宫有兴奋作用,大鼠后肢灌流有舒张血管作用,麻醉犬静脉注射煎剂0.1克/公斤有降低血压作用。

性味《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性凉,味微苦辛。"

功能主治《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清热消炎,散瘀消肿。治肺结核、肺炎,支气管炎,哮喘,咽喉肿痛,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牡荆子

    《中药大辞典》:牡荆子药材名称牡荆子拼音Mǔ Jīnɡ Zǐ别名小荆实(《本经》),牡荆实(《本草经集注》),梦子(《石药尔雅》),荆条果(《药材学》)。出处陶弘景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牡荆的果实。8~9

  • 棘胸蛙

    药材名称棘胸蛙拼音Jí Xiōnɡ Wā英文名toad别名山鸡;山蛙;石板蛙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蛙科动物棘胸蛙除去内脏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naspinosa Da

  • 扶桑叶

    《中药大辞典》:扶桑叶药材名称扶桑叶拼音Fú Sānɡ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锦葵科植物朱槿的叶。化学成分叶和茎含蒲公英赛醇乙酸酯和β-谷甾醇。药理作用叶和茎的煎剂对离体豚鼠回肠有

  • 海莲果

    药材名称海莲果拼音Hǎi Lián Guǒ英文名Bruguiera sexangula (Lour.)Poir.来源药材基源:为红树科植物海莲的果实和胚轴。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uguiera se

  • 蝙蝠葛叶

    药材名称蝙蝠葛叶拼音Biān Fú Gě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MenispermumdauricumDC.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nispermum dauricum DC.采收

  • 铁色箭

    药材名称铁色箭拼音Tiě Sè Jiàn别名岩大蒜、黄龙爪、独脚蒜头、大一枝箭、天蒜、独蒜、老鸦蒜、龙爪花、金灯花、螃蟹花出处《纲目》在石蒜条云:“一种叶如大韭,四五月抽茎,开花如小管花黄白色者,谓之

  • 十姊妹

    《中药大辞典》:十姊妹药材名称十姊妹拼音Shí Zǐ Mèi别名七姊妹(《群芳谱》),姊妹花(《闽南民间草药》)。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十姊妹的根及叶。原形态落叶灌木。茎

  • 白花油麻藤

    药材名称白花油麻藤别名鸡血藤[广西]、鲤鱼藤、大蓝布麻来源豆科油麻藤属植物白花油麻藤Mucuna birdwoodiana Tutch.,以藤茎入药。全年可采,切片晒干。性味微苦、涩,平。功能主治补血

  • 石韦毛

    药材名称石韦毛拼音Shí Wéi Máo出处《医林纂要》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石韦及多种同属植物叶上的毛茸。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石韦"条。功能主治《医林纂要

  • 地不容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不容药材名称地不容别名山乌龟[云南]、地乌龟、白地胆、荷叶暗消来源为防己科千金藤属植物地不容Stephania delavayi Diels,以块根入药。四季均可采,以秋季采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