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竹林寺三禅师女科三种

竹林寺三禅师女科三种

女科丛书。又名《胎产新书》、《竹林寺女科全书》、《济坤育麟竹林寺女科全书》。20卷。包括《女科秘要》8卷,清·静光禅师撰。《女科旨要》4卷,清·雪岩禅师增广。《女科秘旨》8卷,清·轮印(一作轮应)禅师续辑。撰年不详。1771年始予刊行。论述女科经、带、胎、产各病及其证治,方剂多切于实用。三书内容有所不同,可互为补充,为传世的竹林寺女科著作中文字最多者。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猜你喜欢

  • 血分热毒

    ①热邪深陷血分的证候。表现为高热神昏、皮肤斑疹,或吐血、便血、衄血,舌色深绛或紫绛等症。多见于温热病热入血分、重症麻疹、猩红热、斑疹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病症。②泛指外科某些急性化脓性感染,表现为复

  • 老老恒言

    养生类著作。清·曹庭栋著,全书共五卷。初刻于清乾隆三十八年,后因遭兵燹板毁,同治九年(1870)重刻。又名《养生随笔》。本书前二卷详晨昏动乱之宜,次二卷列居处备用之要,末附粥谱一卷,偕为调养治疾之需。

  • 痘疹诠

    参见小儿则条。

  • 棠林子

    出《本草图经》。为山楂之别名,详该条。

  • 汤烫疮

    病名。见《外科启玄》卷九。即烫火伤。详烧伤条。

  • 风痧

    即风疹,详该条。

  • 扶桑骨伤

    病名。脑骨伤之一。出《医宗金鉴》卷八十八。扶桑骨即颞骨蝶骨相接处。打扑损伤,局部焮肿、青紫、疼痛、头晕,甚则昏迷不醒。余证治参见脑骨伤条。

  • 包会

    【介绍】:唐代医家。籍贯不详。撰有《病验方》三卷,已佚。

  • 宋道方

    【介绍】:北宋医生。字毅叔(一作义释)。拱州(今河南睢县)人。精医术,以医闻名。

  • 钱恺

    【介绍】:参见钱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