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熏灸

熏灸

灸法之一。用水煮艾或其他药物以其热气熏患处;或用火燃艾以其烟薰患处称为薰灸。《肘后备急方》:“中风掣痛,不仁不随,并以干艾斛许,揉团纳瓦甑中,并下塞诸孔,独留一目,以痛处着甑目而烧艾薰之,一时即知矣。”

猜你喜欢

  • 黄干苔舌

    舌苔黄而干燥。若苔黄干而薄,均匀布于舌面,多为外感化热,初入里而热伤津液。若黄厚而干,虽无芒刺糙裂,亦属内有实热(见《伤寒舌鉴》)。前者宜清热生津;后者当泻其实热。

  • 地芙蓉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地不容之别名,详该条。

  • 六椎

    指第六胸椎。《素问·刺热篇》:“六椎下间主脾热。”

  • 关门不利

    指肾的气化障碍而致小便不利,发生水肿的病机。《素问·水热穴论》:“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

  • 杨大方

    【介绍】:见杨元直条。

  • 叫梨子

    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绛梨木子之别名,详该条。

  • 见《说文》。指月经。

  • 李健斋

    【介绍】:见李梴条。

  • 巾针

    出《灵枢·九针论》。镵针的前身,古时缝纫之针。《针灸甲乙经》称布针。

  • 黑尖舌

    舌中根红而尖燥黑。为脏腑皆热,而心经尤热。宜竹叶石膏汤合黄连解毒汤清心解毒(见《辨舌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