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渊腋

渊腋

经穴名。代号GB22。出《灵枢·经脉》。别名泉液。属足少阳胆经。位于侧胸部腋中线上,腋下3寸,当第五肋间隙处(《针灸甲乙经》)。布有第五肋间神经的外侧皮支,胸长神经的分支;并有胸腹臂静脉,胸外侧动、静脉及第五肋间动、静脉通过。主治胸胁满痛,瘰疬,肩臂痛;以及肋间神经痛,腋窝淋巴结炎等。斜刺0.3~0.5寸,不宜深刺艾条灸5~10分钟。

猜你喜欢

  • 老子禁食经

    书名。见《隋书·经籍志》。1卷,已佚。

  • 白尖中红黑根苔

    舌尖白苔,舌根灰黑而舌中质红的舌象。若黑苔不多而润,舌不甚红,多为脾虚有湿;若舌根黑多而干,舌质较红,多为胃热炽盛,肠已燥结(见《伤寒舌鉴》)。脾虚有湿当健脾利湿;胃热、大便燥结者,宜清胃润肠。

  • 扁骨风

    见《广西中草药》。为扁担藤之别名,详该条。

  • 痰喘

    病证名。见《丹溪心法·喘》。指痰浊壅肺所致的气喘。症见呼吸急促,喘息有声,咳嗽,咯痰粘腻不爽等。治宜祛痰降气为主。《医学入门·痰类》:“痰喘,必有痰声。风痰,千缗汤或合导痰汤;痰气,苏子降气汤、四磨汤

  • 目痒若虫行症

    病证名。《证治准绳·杂病》:“痒若虫行证,非若常时小痒之轻,乃如虫行而痒不可忍也。为病不一,需验目上有无形证,决其病之进退。至如有障无障,皆有痒极之患。”详目痒条。

  • 冷疽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六。即筋疽。见该条②。

  • 厥阴咳

    病名。十咳之一。《诸病源候论·咳嗽病诸候》:“十曰厥阴咳。咳而引舌本是也。”治宜刺大陵。参见十咳条。

  • 洪缉庵

    【介绍】:见洪炜条。

  • 猫须公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即猫须草,详该条。

  • 下肓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气海,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