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消毒散

消毒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消毒散

药方名称消毒散

处方牛蒡子六两,荆芥穗一两,甘草(炙)二两。

炮制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小儿疮疹已出,未能匀透,及毒气壅遏,虽出不快,壮热狂躁,咽膈壅塞,睡卧不安,大便秘涩,及治大人、小儿上膈壅热,咽喉肿痛,胸膈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一钱,用水一盏,煎七分,去滓温服,食后,小儿量力,少少与之。

注意如治疮疹,若大便利者,不宜服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消毒散

药方名称消毒散

别名消毒饮(《活幼心书》卷下)。

处方牛蒡子(爁)180克荆芥穗30克甘草(炙)60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疏风透疹,解毒利咽。治小儿疮疹已出,未能匀透,及毒气壅遏,虽出不快,壮热狂躁,咽膈壅塞,睡卧不安,大便秘涩,及治大人、小儿上膈壅热,咽喉肿痛,胸膈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水200毫升,煎至140毫升,去滓温服,食后。小儿量力,少少与之。

注意疮疹大便利者,不宜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外科经验方》:消毒散

药方名称消毒散

处方青皮(去白)银花天花粉柴胡僵蚕贝母当归(酒拌)白芷各6克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解毒消肿。治吹乳,乳痈,便毒。

用法用量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外科经验方》

疡医大全》卷三十五:消毒散

药方名称消毒散

处方金银花连翘蒺藜荆芥白芷牛蒡防风白鲜皮赤芍甘草

功能主治疏风祛湿,清热解毒。治风湿热毒,侵袭肌肤,致生疥疮,瘙痒不已。

用法用量水煎服。

日久不愈,加何首乌;干燥,加当归;有热,加黄芩;下部多,加黄柏;小便涩,加木通

摘录疡医大全》卷三十五

猜你喜欢

  • 枳芎散

    药方名称枳芎散处方枳实(炒)川芎各15克 粉草(炙)7.5克功能主治治左胁刺痛,不可忍者。用法用量上为细末,每服6克,加生姜;大枣,煎汤调服,酒调亦可,不拘时候。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 吴茱萸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吴茱萸汤药方名称吴茱萸汤处方桔梗(去苗)、防风(去苗.叉)、干姜(炮)、甘草(炙)、当归(去苗.微炒)、细辛(去苗),各半两;熟干地黄三分,吴茱萸(汤洗七遍.微炒)

  • 必消散

    药方名称必消散处方五木大杨树上木耳菌。制法拭净,净瓦上炙焦存性,为细末。功能主治妇人乳肿,不论内外。用法用量每服3钱,砂糖调陈酒送下。即消。摘录《医学从众录》卷八

  • 茴香草散

    药方名称茴香草散处方茴香草高良姜(晒干)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鼻痔。用法用量先吹鼻痔上二次,片时许,用细铜箸2根,箸头钻一小孔,用丝线穿孔内,二箸相离五分许,以二箸头直入鼻痔根上,将箸线绞紧,

  • 加味冰硼散

    《外科十三方考》:加味冰硼散药方名称加味冰硼散处方熊胆3分,儿茶5分,血竭5钱,乳香5钱,没药5钱,硼砂5钱,寒水石5钱,青黛6钱,冰片1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喉风,外面红肿者。用法用量喉风治法,内

  • 决明汤

    《圣济总录》卷一○五:决明汤药方名称决明汤处方石决明1两,人参1两,芎藭1两,细辛(去苗叶)1两,五味子1两,赤茯苓(去黑皮)2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血灌瞳仁。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7

  • 加味桃仁承气汤

    药方名称加味桃仁承气汤处方桃仁(去皮尖)、大黄、芒硝、甘草、桂枝、当归、白芍、苏术、红花。功能主治努伤吐血。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钞类编》卷七

  • 中行丸

    药方名称中行丸处方白芍药150克甘草90克(炙)犀角屑90克威灵仙(去土)30克制法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风湿毒气,客伏经络,流注作痛。用法用量每服50丸,温熟水下,不拘时候。摘

  • 二至丸

    《中国药典》:二至丸药方名称二至丸处方女贞子(蒸)500g墨旱莲500g性状本品为黑褐色的水蜜丸;气微,味甘而苦。炮制以上二味,女贞子粉碎成细粉,过筛;墨旱莲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

  • 补气丸

    《傅青主男科》:补气丸药方名称补气丸处方人参3两,黄耆3两,茯苓4两,白术8两,白芍3两,陈皮1两,炙草8钱,麦冬3两,五味子1两,远志1两,白芥子1两。制法炼蜜为丸。功能主治虚劳,气分之伤,右手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