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气淋

气淋

病证名。诸淋之一。又名气癃。为尿有余沥结涩不通的症候。《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九:“气淋者,肾虚膀胱受肺之热气。”《圣济总录》:“肾虚则不能制小便,膀胱挟热则水道涩。肾虚膀胱热,则胞内气胀小腹坚满,而生淋涩之病也。其候出少喜数,尿有余沥是也。”治宜清热利气,用沉香散(《金匮翼》:沉香、石苇、滑石当归、桔皮、白芍冬葵子甘草王不留行)加减。

猜你喜欢

  • 小儿痘风疮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四,又名痘癞。多因痧、痘后,余毒未尽,留热肌肤,复感风邪而成。初起丘疹瘙痒,渐延成片,破流脂水并结痂。治宜解毒利湿,疏风止痒,内服消风散化裁。外撒渗湿救苦散,或外搽麦饯散,疮面干

  • 蛊疰痢

    古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即蛊注痢,详该条。

  • 本作髌。膝盖骨。

  • 大麦芽

    见《本草汇言》。即麦芽,详该条。

  • 妊娠脘腹胀满

    病证名。多因孕后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或湿邪困脾,脾不建运,或暴饮暴食,积食停胃致气滞不舒。若脾胃气虚,症见脘腹胀满,食少纳呆、便溏、少气懒言、四肢倦怠、消瘦、面色萎黄、口泛涎沫。治宜益气健脾。方用《医

  • 痀(jū 拘,又读gōu 勾)

    曲脊,亦作拘挛之意。《灵枢·邪客》:“住留则伤筋络骨节,机关不得屈伸,故痀挛也。”

  • 疠气

    即戾气。详该条。

  • 螃蟹夹

    见《四川中药志》。为枫香寄生之别名,详该条。

  • 长刺节论篇

    《素问》篇名。长,犹广的意思。本篇指出头痛、寒热等十二种不同病症的针刺手法,进取针穴及针刺反应。说明了针刺治病要根据疾病的肌肉骨节部位、性质,适当掌握进针的深度、次数和治程长短的道理,故名。

  • 方杏翁

    【介绍】:见方炯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