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天宝本草》。为阴地蕨之别名,详该条。
出《本经逢原》。为落花生之别名,详该条。
儿科著作。明·鲁伯嗣撰。10卷。约刊于15世纪(明初)。本书将有关婴幼儿的初生养护及病候诊治等列为100个问题,对于多种儿科病证的致病原因及治法方药等均有较详细的阐述。作者能融会众说,自成一家,取材比
元代医官职称。为中级官员,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官阶从三品。
即导引。详该条。
证名。指容易饥饿。《素问·至真要大论》:“少阴之胜,心下热,善饥。”多因胃热所致,宜清泄胃火,养阴生津,可用生地八味汤、玉女煎等方。善饥常是消渴主症之一,参见该条。
出《普济方》。即乌骨鸡,详该条。
解剖部位名。见《原机启微》。即眼弦。详该条。
五色主病之一。出《灵枢·五色》。面部色白为阳虚气血不足的证候。阳气不足,气血不能上荣于面,故面白。阳气虚弱,阴盛于内,寒从内生,故为寒。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天蛇头。证治见指疔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