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佚名《广勤轩遗稿》。系痘疮入眼之俗称,详该条。
即直接灸。详该条。
见《景岳全书·古方八阵》卷五十三。即异功散第一方,见异功散条。
病有标本,治分缓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例如长期阴虚发热的病人,忽然喉头肿痛,水浆难下。这时阴虚发热是本,喉头肿痛是标;如果喉头肿痛严重,有窒息的危险,便成为主要矛盾,就要先治喉痛的标证,标病解除
病名。即乳蛾左右两侧峙发者。见《冯氏锦囊秘录》卷六。见乳蛾条。
对暑病耗伤津气的治法。例如,病者高热不退,口渴、烦躁汗多、神疲少气、苔黄白而干、脉虚数无力,可用《温热经纬》清暑益气汤。本方着力于益气生津,兼清暑邪。若虚人挟湿而病暑者,则以《脾胃论》清暑益气汤为宜。
胸骨下端剑突周围部位。古称剑突为心坎骨(见《伤科补要》卷一)。
【介绍】:宋代医家。撰有《证辨伤寒论》一卷、《明医显微论》一卷,均佚。
见伤寒类证活人书括条。
记载患者诊疗情况的记录。西汉时期,淳于意为人治病,已有诊籍记载,是后世病历医案的开始。《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臣意所诊者,皆有诊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