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下胎毒法之一。取黄连捣碎,用水浸泡出汁,时时滴儿口中,婴儿初生,体内蕴有胎热,或值夏季气候炎热之时宜用之。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见《云南中草药》。为白花丹之别名,详该条。
指痰涎壅盛之喘息咳嗽。《证治准绳·幼科》:“肺气不调,咳嗽喘满,痰涎壅塞,心下坚满。”治宜半夏丸。
见《岭南草药志》。为鸭脚木皮之简称,详该条。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苍耳子之别名,详该条。
即至宝锭,见该条。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即甲疽。见该条。
痰饮的古称。出《脉经·辨三部九候证第一》。详痰饮条。
见南川药物试验种植场《常用中草药手册》。为地桃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外科》。为盾叶薯蓣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