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药材>小被单草

小被单草

药材名称小被单草

拼音Xiǎo Bèi Dān Cǎo

别名太极草、狗夺子(《滇南本草》),水筋骨、高果果鸟、称筋散(《云南中草药》),小九股牛、大被单草、大鹅肠菜(《云南中草药选》)。

出处《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石竹科植物狗筋蔓全草。夏、秋采集,洗净,鲜用或晒干用。

原形态狗筋蔓(《救荒本草》)

多年生草本,全株有毛。茎多分枝,上升或伏卧,长1~2米。叶对生,卵状披针形或长圆形,全缘;具短柄。花两性,2~3朵聚生或单生于分枝的叉上,微下垂;萼阔钟形,5齿裂,10脉;花瓣5,白色,先端凹下,翅的基部有鳞片2;雄蕊10;花盘延伸成短柄;子房。上位1室,基部有隔膜3;胚珠多数:花柱3。果实浆果状,球形,成热后黑色,最后不规则的开裂。种子肾形,有光泽。花期夏、秋。

本植物的根(白牛膝)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部生于森林灌丛间、湿地或河边等处。分布我国西南,台湾及东北。

性味《云南中草药》:"甘淡,温。"

功能主治《云南中草药》:"接骨生肌,祛瘀止痛。治骨折,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

用法用量内服:浸酒,2~5钱。外用:鲜草捣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五角枫根

    《中药大辞典》:五角枫根药材名称五角枫根拼音Wǔ Jiǎo Fēnɡ Gēn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槭树科植物中华槭的根或根皮。原形态落叶乔木,高3~10米。树皮灰色,小枝平滑无毛。叶5裂,长1

  • 黄花地锦苗

    药材名称黄花地锦苗拼音Huánɡ Huā Dì Jǐn Miáo别名鸡屎草、臭虫草。出处黄花地锦苗首见于清《植物名实图考》,云:"黄花地锦苗,江西、湖南多有之。与紫花者相类,而叶茎瘦弱,茎微赤,叶尖细

  • 海萝

    药材名称海萝拼音Hǎi Luó别名鹿角菜、鹿角、猴葵、纶、赤菜、牛毛菜、毛毛菜、红菜、胶菜、红毛菜、石花菜出处1.《食性本草》鹿角菜条载:“出海州,登、莱、沂、密州并有。”2.《品汇精要》始载其形态:

  • 牛鼻栓

    《全国中草药汇编》:牛鼻栓药材名称牛鼻栓拼音Niú Bí Shuān别名千斤力来源金缕梅科牛鼻栓Fortunearia sinensis Rehd. et Wils.,以枝、叶入药

  • 公母草

    药材名称公母草拼音Gōnɡ Mǔ Cǎo别名四方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棱萼母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ndernia oblonega (Benth.)Merr. Et Chun[Van

  • 全光菊

    药材名称全光菊拼音Quán Guānɡ Jú英文名all-grass of Maximowiczii, all-grass of Maximowicz Hololeion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 尖槐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尖槐藤药材名称尖槐藤别名高冠藤、小双飞蝴蝶来源萝藦科尖槐藤Oxystelma esculentum (L. f.) F. A. Schult.,以全株、根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

  • 花脸细辛

    《中药大辞典》:花脸细辛药材名称花脸细辛拼音Huā Liǎn Xì Xīn别名花叶细辛、花脸猫、翻天印(《四川中药志》),水马蹄(《中国药植图鉴》),土细辛(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马

  • 声色草

    《中药大辞典》:声色草药材名称声色草拼音Shēnɡ Sè Cǎo别名满天星草(《广州植物志》),辛苦草、过饥草(《泉州本草》),广白头翁、星色革(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广州空军《

  • 穞豆

    药材名称穞豆别名黑豆、黑料豆、大豆来源豆科穞豆Glycine max (L.) Merr.,以种子入药。生境分部东北、河北、山东。功能主治健脾益肾,养阴除烦。主治阴虚烦热,自汗盗汗,风湿痹症。用法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