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趾。《灵枢·热病》:“热病……于其俞及下诸趾间,索气于胃胳,得气也。”
见《妇科玉尺》卷五。即香附散第一方,见香附散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石门。见该条。
古病名。指湿温误治的重症。《伤寒类证活人书》卷六:“两胫逆冷,胸腹满,多汗,头目痛苦,妄言,此名湿温也,……其脉阳濡而弱,阴小而急,治在太阴。脾属土主湿,不可发汗,汗出必不能言,耳聋,不知痛所在,身青
病证名。见清·梁希曾《疬科全书》。瘰疬的一种证型。其症颈项颏下、耳之前后,结核垒块,连珠疬串,不痛,或破微痛皮赤,溃烂久不收口。结核坚实不痛者,应舒筋养血,解郁化坚,用四逆散加昆布、海藻、玄参之类;结
见《植物名实图考长编》。为博落回之别名,详该条。
经外奇穴名。出《千金要方》。位于口内上唇粘膜上,当与水沟穴相对处。主治黄疸等。直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
见《本草纲目》。为莲子的处方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丹溪心法·喘》。即火喘。又名火炎肺胃喘。详该条。
见世补斋医书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