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复溜

复溜

经穴名。代号KI7。出《灵枢·本输》。别名昌阳伏白外命。属足少阴肾经。经(金)穴。位于内踝尖与跟腱水平连线中点直上2寸,当跟腱前缘处。《医学入门》等定本穴于交信之后,《针灸聚英》等定本穴于交信之前,说法不一,今从前说。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和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胫神经;深层前方有胫后动、静脉通过。主治腹胀水肿肠鸣泄泻盗汗自汗脚气,腿肿,足痿。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猜你喜欢

  • 下合穴

    指六腑在下肢部的合穴。《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胃合于三里(足三里),大肠合入于巨虚上廉(上巨虚),小肠合入于巨虚下廉(下巨虚),三焦合入于委阳,膀胱合入于委中央(委中),胆合入于阳陵泉。”根据“合治

  • 小托盘

    见《中药材手册》。为覆盆子之别名,详该条。

  • 中马忤

    病证名。即中马毒,详该条。

  • 石猴子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三叶青之别名,详该条。

  • 医学课儿策

    见医学问对条。

  • 龚应园

    【介绍】:见龚居中条。

  • 脾阴虚

    指脾气散精不足。脾胃为后天之本,人体各部的濡养,有赖脾气散精输布。若胃阴虚,或脾虚不运,阳损及阴,或饮食营养不足,均可使脾气散精无源而致本证。临床表现多有胃阴虚症状,并见饥不欲食,肌肉消瘦,体倦乏力等

  • 巨窌

    ①古代全身遍诊法三部九候部位之一。即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以候口齿之气。②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位于面部,瞳孔直下(眼平视),平鼻翼下缘处。③丝竹空穴别名。见《针灸甲乙经》。

  • 王叔和脉诀

    脉学著作。1卷。一般认为是六朝·高阳生讬名王叔和的作品。高氏以较通俗的歌诀形式阐述脉理,联系临床实际。书中不少内容是根据王叔和《脉经》重新编撰的。由于易于讲习,流传甚广。但书中的观点,对脉义的理解以及

  • 延寿果

    出《本草纲目拾遗》。为蕨麻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