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土郁

土郁

病证名。五郁之一。指脾胃之气郁滞之症。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证治汇补·郁症》:“食滞中焦,痰凝脾脏,热蕴肠胃,皆土郁也。”症见心腹饱胀,肠鸣泻利,呕恶痰涎或清水等。治宜夺之。《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八:“夺者,直取之谓也。湿滞则土郁,脏应脾,腑应胃,……滞在上宜吐,滞在中宜伐,滞在下宜泻,皆夺也。”可用夺郁汤善夺汤疏土汤等方。参见五郁、郁证条。

猜你喜欢

  • 外踝疽

    病名。见《疡医准绳》卷四。即生于外踝处的附骨疽。又名脚拐毒、穿拐毒、鞋带痈。证同内踝疽,但因病位于三阳经,故宜内服内托羌活汤(《疡医准绳》:羌活、黄柏、防风、藁本、连翘、当归、肉桂、炙草、苍术、陈皮、

  • 黄武

    【介绍】:明代医家。字惟周。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精于诊治伤寒,根据南方人体质弱等情况,主张少用麻黄一类损耗之剂,而多用参、芪补益之剂,为当地名医。著有《脉诀》、《医学纲目》,已佚。

  • 半边风药

    见《贵州民间药物》。为半边旗之别名,详该条。

  • 虚胀

    胀病之一。见《医宗必读·水肿胀满》。有气虚血虚之分。《张氏医通·腹满》:“有气虚不能裹血,血散作胀,必其人大便不坚,或时结时溏,溏则稍减,结则渐加,小便清利,甚则浑白如泔,其脉缓大而滞,气口益甚。不可

  • 偶斋主人

    【介绍】:见年希尧条。

  • 促脉的简称。《伤寒论·辨脉法》:“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详促脉条。

  • 水谷之海

    四海之一。指胃。《灵枢·海论》:“胃者水谷之海,其输上在气街,下至三里。”胃腑受纳饮食,故称。其气血输注出入的重要穴位,上在气冲,下在足三里。其症候:“水谷之海有余,则腹满;水谷之海不足,则饥不受谷食

  • 太陵

    见大陵条。

  • 痔漏薰洗法

    痔漏外治法之一。《五十二病方》已使用薰洗法治疗痔漏。即用药物煎汤先薰后洗的治疗方法。常用方剂有五倍子汤,荆芥汤,却毒汤,枳壳汤等。多具活血消肿、止痛止痒、收敛祛毒作用。适用于嵌顿性内痔、血栓外痔、炎性

  • 红硇砂

    见《药材资料汇编》。亦称紫硇砂,为硇砂药材之一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