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反戾

反戾

证名。反,反转;戾,了戾,即屈曲不舒。反戾为躯体因病痛影响而呈现屈曲不舒或辗转反侧的异常体态。《素问·至真要大论》:“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

猜你喜欢

  • 红眼病

    病名。见上海中医学院编《五官科学》。为天行赤眼之俗称,详该条。

  • 五痫神应丸

    见《景岳全书·古方八阵》卷五十四。即五痫丸,见该条。

  • 产后阴蚀

    病名。《陈素庵妇科补解》:“产后阴蚀者,阴中生疮也。由产后去血太多,心血少,心神郁、胃气虚弱,以致气血留滞,……宜甘理散。”(黄芪、葛根、当归、赤芍、甘草、川芎、生地、白芷、白术、厚朴、陈皮、人参、前

  • 吉灶丹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七。小儿丹毒之一。系足太阳膀胱经风热所致。证见丹从头额向脑发展,红热肿痛不已,浑身作热。治宜防风通圣散加减,外用紫荆散调搽,或赤小豆末调搽。

  • 督脊

    经外奇穴名。《备急千金要方》:“小儿暴痫,若脊强反张,灸……督脊上当中。以大椎度至穷骨中屈,更从大椎度之,灸度下头,是督脊也。”即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与尾骨端连线的中点处。主治癫痫。艾炷灸3~5壮;或艾条

  • 马三七

    见《湖南药物志》。为费菜之别名,详该条。

  • 卧产

    见《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指产妇临产时,背平着蓆,体不倦曲,使儿易产,所采取的体位,称卧产。

  • 汪心谷

    【介绍】:见汪宦条。

  • 消谷善饥

    证名。指食入易消,自觉易饥的症状。多由中焦热盛所致。《灵枢·经脉》:“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常为中消主症之。参该条。本症多见于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等疾患。

  • 下胎毒法

    古代新生儿调护方法之一。小儿初生拭净口中恶血后,用药物内服,以去腹中恶物、脐粪,解胎中蕴积热毒。《千金要方》有甘草法等;李东垣用淡豆豉一味煎汤,与三、五口,其毒自下,又能助胃气。《证治准绳·幼科》分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