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六腑气化功能失调而致的病候。《灵枢·九针论》:“六府气,胆为怒,胃为气逆、哕,大肠小肠为泄,膀胱不约为遗溺,下焦溢为水。”
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马棘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即重舌。详该条。
见退思庐医书四种合刻本条。
出《名医别录》。为败酱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安邪条。
病名。见《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卷四。多因产时损伤冲任胞脉,产后经脉未复,劳役损伤;胞衣不下,冲任胞脉受阻或产蓐期房事过早所致。症见阴中突然大量流血或暴崩不止。治法参见血崩、胞衣不下条。
证名。指闷乱烦热之状。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参见闷瞀条。
【生卒】:十世纪【介绍】:五代后蜀医家。撰有《保童方》。已佚
指五脏精气衰竭。五脏的精气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精气衰竭时,则神志活动障碍,出现转眼不视,神志昏迷等危重症状。《灵枢·经脉》:“五阴气俱绝,则目系转,转则目运;目运者,为志先死;志先死,则远一日半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