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华盖散

华盖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华盖散

药方名称华盖散

处方紫苏子(炒)、赤茯苓(去皮)、桑白皮(炙)、陈皮(去白)、杏仁(去皮.尖.炒)、麻黄(去根.节),各一两;甘草(炙)半两。

炮制上七味为末。

功能主治治肺感寒邪,咳嗽上气,胸膈烦满,项背拘急,声重鼻塞,头昏目眩,痰气不利,呀呷有声。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后。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博济方》卷二:华盖散

药方名称华盖散

处方紫苏子(炒)麻黄(去根、节)杏仁(去皮,尖)陈皮(去白)桑白皮茯苓(去皮)各30克甘草15克(炙)

制法上药同为粗末。

功能主治宜肺化痰,止咳平喘。治肺感寒邪,咳嗽上气,朐膈烦满,项背拘急,声重久塞,头昏目眩,痰气不利,呀呷有声。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克,煎至90毫升,食后温服。

备注方中麻黄宣肺化痰,解表发汗为君;杏仁、苏子降气消痰,宣肺止咳为臣;陈皮理气燥湿,桑白皮泻肺利水,赤茯苓渗湿行水,三味行气祛水以消痰为佐;炙甘草调和诸药为使。共成宣肺化痰,止咳平喘之功。

摘录博济方》卷二

圣济总录》卷五十:华盖散

药方名称华盖散

处方茯苓(去黑皮)甜葶苈(隔纸炒)桑根白皮(锉)各30克大黄15克(湿纸裹,煨熟)

制法上四味,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肺痈,气喘咳嗽,胸膈满闷,口干烦热,及吐血。

用法用量每服3克,食后、临卧用生姜汤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二:华盖散

药方名称华盖散

处方葶苈15克 苦葶苈15克(并用纸隔炒)茯苓人参细辛干姜(炮)桔梗(锉,炒)杏仁(去皮、尖,麸炒)紫菀款冬花甘草(炙)陈皮各7.5克

制法上为细末,用羊肺1个(心血不透者),切细研烂,与药末拌和,再研匀,药尽为度。将药泥在土墙上,以湿纸七重盖覆,每日去纸一重,七日药就,候干刮下,再研,罗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脏气不足,痰饮内停,咳唾脓血,渐成肺痿,憎寒发热,羸瘦困顿,皮肤甲错,将成劳瘵。

用法用量每服6克,空腹时用温酒、盐汤或米饮调下,一日二次。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二

普济方》卷一四九引《医学切问》:华盖散

药方名称华盖散

处方苍术2两,桔梗1两,厚朴1两,杏仁5钱,陈皮5钱,乌梅5钱,麻黄2钱,甘草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风冒湿,头目昏重,憎寒壮热,四肢疼痛,咳嗽失音,涕唾稠粘。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3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

如发汗,加葱头。

摘录普济方》卷一四九引《医学切问》

外科大成》卷三:华盖散

药方名称华盖散

处方糯米

功能主治秃疮。

用法用量糯米煮烂饭,捣如膏,随将秃疮剃净,将米膏厚罨之。其虫尽入米膏中,俟膏自脱,发自生矣。

摘录外科大成》卷三

《博济》卷三:华盖散

药方名称华盖散

别名华盖汤

处方白皮1两,神曲1两(炒),桔梗1两,人参3分,百合3分,甘草(炙)半两,杏仁(去皮尖)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上喘咳嗽;兼治膈热。

用法用量华盖汤(《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摘录《博济》卷三

《博济》卷二:华盖散

药方名称华盖散

别名华盖汤

处方紫苏子(炒)、麻黄(去根节)、杏仁(去皮尖)、陈皮(去白)、甘草半两(炙),桑白皮1两,赤茯苓(去皮)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宣肺解表,祛痰止咳。主肺感寒邪,咳嗽上气,胸膈烦满,项背拘急,声重鼻塞,头昏目眩,痰气不利,呀呷有声。

用法用量华盖汤(《圣济总录》卷四十八)。方中杏仁,《校注妇人良方》作生姜

摘录《博济》卷二

普济方》卷三六八:华盖散

药方名称华盖散

处方知母人参茯苓紫苏乌梅杏仁、白桑皮、麻黄、甜葶苈甘草五味子各等分。

功能主治伤寒。

用法用量每服1钱,同葱白煎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六八

《博济》卷三:华盖散

药方名称华盖散

处方麻黄3两(不去节),甘草1两,杏仁2两(汤浸,去皮尖)。

制法上3味,先以前2味为粗末,后入杏仁,研细,同拌令匀。

功能主治解表,滋润皮肤。主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煎至7分,去滓服,日3次。

摘录《博济》卷三

《医学启蒙》卷四:华盖散

药方名称华盖散

处方紫苏子(炒)1两,赤茯苓1两,陈皮1两,桑白皮1两,杏仁1两(去皮尖),麻黄1两,枳壳5钱,生姜5钱,半夏5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肺受风寒,咳嗽声重,胸膈烦滞,头目昏眩。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钟,煎7分,食后温服。

摘录《医学启蒙》卷四

《麻症集成》卷四:华盖散

药方名称华盖散

处方杏仁僵蚕、力子、防风甘草、苏子、瓜蒌、川贝、连翘荆芥前胡、炙麻黄

功能主治肺受风痰,表实喘促标闭。

摘录《麻症集成》卷四

医学集成》卷二:华盖散

药方名称华盖散

处方麻黄杏仁茯苓陈皮、桑皮、前胡、苏子、桔梗甘草生姜

功能主治伤寒咳嗽。

摘录医学集成》卷二

扁鹊心书》:华盖散

药方名称华盖散

处方麻黄4两(浸,去沫),苍术8两(米泔浸),陈皮2两,官桂2两,杏仁2两(去皮尖),甘草2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伤寒,头痛发热,拘急;感冒,鼻多清涕,声音不清;四时伤寒,瘟疫瘴气。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半,煎8分,食前热服。取汗。

摘录扁鹊心书

《三因》卷十二:华盖散

药方名称华盖散

处方葶苈半两,苦葶苈半两(并用纸隔炒),茯苓1分,人参1分,细辛1分,干姜1分(炮),桔梗(锉,炒),杏仁1分(去皮尖,麸炒),紫菀1分,款冬花1分,甘草1分(炙),陈皮1分。

制法上为细末,用羊肺1个心血不透者,切细研烂,旋旋入药掺肺内,再研匀,药尽为度,泥土墙上,以湿纸7重盖覆,每日去纸1重,7日药就,候干刮下,再研,罗为细末。

功能主治肺虚,或感风寒暑湿,及劳逸、抑郁、忧思、喜怒、饮食饥饱,致脏气不平,咳唾脓血,渐成肺痿,憎寒发热,羸瘦困顿,皮肤甲错,将成劳瘵。

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心温酒盐汤调下,米饮亦得,日2次。

摘录《三因》卷十二

《卫生总微》卷十五:华盖散

药方名称华盖散

处方阿胶半两(蛤粉炒如珠子,去蛤粉),黄芩1分,人参(去芦)1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唾血,吐血。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陈米饮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五

《玉案》卷四:华盖散

药方名称华盖散

处方茯苓1钱5分,桑白皮1钱5分,橘红1钱5分,苏子1钱5分,干葛1钱,桔梗1钱,杏仁1钱,麻黄5分,生姜3片。

功能主治肺感寒邪,咳嗽声重,胸膈胀满,头目昏眩。

用法用量水煎,食远服。

摘录《玉案》卷四

圣济总录》卷四十九:华盖散

药方名称华盖散

处方黄耆(锉)1两,人参1两,桑根白皮(炙,锉)1两,防风(去叉)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甘草(炙)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肺气壅热,胸膈痞闷,痰唾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生姜蜜汤调下;常服入生姜2片,如茶点,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九

猜你喜欢

  • 雷丸浴汤

    药方名称雷丸浴汤处方雷丸3分,牡蛎3分,黄芩3分,细辛3分,蛇床子1两。功能主治小儿寒热,惊啼不安。用法用量上药以水1斗,煎取7升,去滓,分为两度,看冷暖用,先令浴儿头,勿令水入耳目,次浴背膊,后浴腰

  • 沉香鳖甲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沉香鳖甲散药方名称沉香鳖甲散处方沉香(不见火)、人参(去芦)、木香(不见火)、巴戟(去心)、牛膝(去芦.酒浸)、黄蓍(去芦)、白茯苓(焙)、柴胡、荆芥(去梗)、半夏

  • 珍视明滴眼液

    药方名称珍视明滴眼液处方珍珠层粉、天然冰片、硼砂、硼酸性状为近无色至微黄色的澄明液体;气香。炮制上四味,取珍珠层粉,加蒸馏水,搅匀,煮沸,每隔2小时搅拌一次,保温48小时,放冷,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

  • 参茸汤

    药方名称参茸汤处方人参鹿茸附子当归(炒)茴香菟丝子杜仲功能主治主痢久阴阳两伤,由脏腑伤及奇经,少腹及肛门下坠,腰胯脊髀凌痛。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温病条辨》卷三

  • 甘草饮

    《外台秘要》卷三十七引《小品方》:甘草饮药方名称甘草饮处方甘草6克(炙)大黄9克(别渍)黄芩6克制法上三味,切。功能主治治食即吐出,不得安住。用法用量以水600毫升,煮三两沸,去滓分服,以利为度。摘录

  • 冲和汤

    《杨氏家藏方》卷十六:冲和汤药方名称冲和汤处方生姜120克(切,焙)草果仁(去皮)22.5克甘草(炙)22.5克半夏曲(炙)7.5克 白盐(炒)30克制法上为细末,入盐和匀。功能主治醒酒快膈,消痰助胃

  • 九蒸苍术散

    药方名称九蒸苍术散处方苍术(9蒸9晒)。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湿痰腹痛。用法用量每服1钱,浆水调下。各家论述湿痰腹痛,是土实也。经曰:土欲实,木当平之。苍术9蒸9晒,则其气轻清而薄,风木胜湿之品也,

  • 牵牛汤

    药方名称牵牛汤处方牵牛子槟榔(煨,锉)木香赤茯苓(去黑皮)陈橘皮(去白,焙)各30克制法上五味,粗捣筛。功能主治治水肿,脚气,奔豚气,上攻心胸不可忍。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煎三两沸,去滓温

  • 杜痔丸

    药方名称杜痔丸处方地骨皮3两,生地3两,黄芩1两半,丹皮1两半,槐花1两,焦苍术1两,焦黄柏5钱,甘草5钱。制法上为细末,白蜜为丸。功能主治外痔。用法用量每服5钱,早、晚白汤送下。摘录《外科全生集》卷

  • 合囟散

    药方名称合囟散处方防风1两半,柏子仁1两,白及1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囟开不合。用法用量以乳和敷囟上,日1次。10日知,20日愈。摘录方出《千金》卷五,名见《圣济总录》卷一六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