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十四种针刺的基本手法。见金·窦杰《针经指南》。即动、摇、进、退、搓、盘、弹、捻、循、扪、摄、按、爪、切等十四种。后世医家继承了窦氏的学说,并各有体会和发挥。如明·徐凤《针灸大全·金针赋》:“爪而切之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六棱菊之别名,详该条。
见《银海精微》卷下。即羌活退翳丸,见该条。
证名。指因鼻内阻塞而发音欠清畅者。参见鼻齆条。
运气术语。出《素问·五常政大论》。宫为土音,故上宫指太阴湿土司天。
即黑燥厚苔边红舌。舌色纯红,中心黑厚而干,形似小舌。为邪热结于里之象,宜攻下泄热(见《伤寒金镜录》)。
《素问》篇名。讨论诊察要道与十二经脉终绝的情况,故名。本篇内容重点有二:一是诊察要道,说明了天地四时与人体发病及针刺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强调“治不本四时,必内伤于五藏”的不良后果;另一是讨论十二经脉
见医学切要全集条。
出《神农本草经》。即花椒,详该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地白草之别名,详该条。